第七十九章 种瓜黄台

山岚四起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逍遥中文网 www.xyezw.net,最快更新开元天宝最新章节!

    宣帝登基,张良娣进位淑妃,她越发地不安分起来。与宣帝宠信的元帅府行军司马李辅国、骠骑将军郑元振过从甚密,三人勾搭在一起,仗着宣帝宠信,在朝廷兴风作浪,摇唇鼓舌,意欲蛊惑宣帝打消立广平王李俶为嗣的念头。

    建宁王李倓看在眼里,恨在心头,在宣帝数次面前气愤填膺,直言进谏:“父皇,儿臣有一言进禀父皇:朝中近日传言纷纷,儿臣多有耳闻,事关兄长广平王,王兄此刻正率大军进军西都,若是得知朝中谗言不断,他怎么安心指挥大军与叛军交战,请父皇一定要加以留意。”

    宣帝有些不解:“什么谗言,朕怎么不知道?”

    “儿臣不便细述,但是,都城内流言纷纭,人所共知,而且,这些流言都是不利于广平王的。”

    “朕知道了,朕找人来问问就是了。”

    宣帝把郑元振找来,问是什么人在朝中散布谣言。郑元振却反问道:“说都城之内流言纷纭,那么,圣上您听说过吗?”

    “没有。”

    “微臣同样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只言片语!不知此话是何人在圣上面前说起的?”

    “是建宁王。”

    “哦——,”郑元振做出一副豁然顿悟的样子:“原来是他!”

    “怎么,其中有甚么缘故么?”

    郑元振一笑:“陛下,天子家事,微臣不敢妄言,其中缘故,淑妃娘娘或许一清二楚。”

    “她一清二楚?”

    郑元振含笑颔首:“淑妃娘娘冰雪聪明,朝中大事小事,没有一件事情瞒得过她。”

    这一点宣帝也甚为赞同:“这个,朕比你知道得清楚些。”

    “是,此事不须庸言,知子莫若母,建宁王为何要如此说,此中缘故,淑妃娘娘自然一清二楚。”

    “你退下,今晚,朕就问她。”

    郑元振退出了大殿,不过,他没有出宫,而是径直去了内廷,到了淑妃寝殿前,叫出一个宦官,两人站在风雪中,低声说了许久。后来,那个宦官会意点头,郑元振这才叫他走了。

    夜晚,宣帝到了淑妃寝殿,屏去所有内侍,问道:“建宁王来说了几次,说朝廷中有人诋毁广平王,你听说了没有?”

    张淑妃假意没有听明白:“你说建宁王在朝中诋毁广平王?”

    “不是,你不是冰雪聪明吗,怎么这句话都听不明白!”

    张淑妃不理会宣帝,自说自话道:“说起建宁王诋毁广平王,这些,臣妾倒是知道不少。”

    这一下,轮到宣帝大惑不解了:“建宁王?朕听说,他们向来兄弟情分笃厚,他究竟诋毁了广平王些甚么?”

    张淑妃一撇嘴:“你的这些个儿子,个个心思缜密难以测算,特别是建宁王。臣妾虽然没有生养他,但是,毕竟是当了他名义上的母亲,他的心思,别人不知道,臣妾倒是一清二楚。”

    “说来听听。”

    “他急于建功立业,一直觊觎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听说你原本是打算要给他的。可是,你后来又给了广平王。这就让建宁王大为不满了。”

    “有这等事?”

    张淑妃嗔道:“朝中人人皆知,只有你一个人蒙在鼓里!”

    宣帝大惑不解,自言自语地说:“这就奇怪,既然势同水火,那他又为甚么屡屡在朕面前为广平王打抱不平呢?”

    “打抱不平?!”张淑妃一声嗤笑:“所以臣妾说你的儿子个个心思缜密难以测算呢!他表面上是在为广平王打抱不平,实则是想让对广平王不利的传言传进你的耳朵里去,所以才在你面前一再地说有人在朝中诋毁广平王。你听说了,必然要问明广平王究竟有哪些过失,一旦查清,说不定一怒之下,你就废了广平王的东宫之位,他建宁王就可以坐收渔人之利,可不费吹灰之力就取而代之!”

    宣帝听得神思恍惚:“他想哄瞒朕?!也未免太有心计了!”

    “你好哄瞒,所以他才敢在你面前大放厥词!”

    激愤之下,宣帝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来,在殿中绕室彷徨:“他在朕最是艰难的时候奋不顾己,为朕先驱,朕在诸皇子之中最是爱重于他,想不到他诚孝忠勇的面目下,竟然隐藏如此下作不堪的祸心!”

    张淑妃火上浇油,说了一句:“留着他,日后朝政必乱!”

    宣帝又转了几个圈,猛地站住,一咬银牙:“你说得对,看起来,真的是留他不得!”

    一连几天,风雪交加,凤翔城完全被冰雪铺盖,白皑皑一遍晶莹。一群乌鸦呱噪着从行在上空掠过,如同一团乌云,卷向了天边。

    建宁王李倓踏着积雪进了行在,门边突然闪出一队御林军,挡住了李倓的路,其中有一位宦官,是宣帝身边内侍,他躬身说道:“王爷,陛下有旨,请王爷随在下来,在下向王爷宣旨。”

    “是。”

    建宁王毫无戒心,跟随宦官,走进了行在一处僻静的房舍中,周围是空旷的雪地,一排疏林,枯干的枝桠在寒风中微微摇曳,树上有几个鸟巢,随着枝桠摇摆而晃动不已。

    一个御林军兵士推开了房门,把建宁王推了进去,随即,十几个兵士把他围在了中间。那个宦官站立在建宁王面前说道:“圣上有旨,建宁王李倓跪接!”

    李倓跪下,宦官压低了声音,但他的话却如五雷轰顶,令李倓无比震惊:

    “圣上口谕:建宁王图谋不轨,悖逆皇父,罪不容赦,着即赐死。”

    建宁王惊愕地睁大了眼睛:“你说的什么?!”

    宦官冷冷一笑,又重复了一遍。

    建宁王惊骇不已:“这是父皇的旨意?!”

    宦官说:“难道王爷还不相信么?”

    “不,小王半点也不相信,这肯定不是父皇的旨意,一定是张淑妃和李辅国瞒着父皇下的旨。”

    宦官咧嘴一笑:“奴才在这里,王爷还不信么?”他朝门外喊了一声:“送进来吧。”

    一个御林军捧来了一个琥珀酒碗,浑黄的酒在碗中微微晃动。建宁王看着酒碗,他认得,这是父皇日常饮酒用的,用它来为建宁王送行,也是父皇殷殷的恻隐之心。也足以证见,赐死他,正是父皇亲口的旨意,父皇要毫不留情地褫夺他的生命!

    李倓转过脸来,对宦官说:“本王不饮鸩酒。可否换个死法?”

    “那王爷想要怎么死?”

    “借宝剑一用。本王随同君父,从马嵬坡一路血战,到了凤翔。没有随广平王去征讨叛胡,是生平最大的憾事。本王愿以血祭祀上天,愿广平王平逆大功告成,愿大唐盛世长运不衰!”

    宦官想了想,从一个御林军手上拿过了一只佩剑,拿去剑鞘,双手捧给了建宁王:“奴才就依从了王爷,想必圣上也不会驳回王爷这个小小请求的,就此,请王爷上路罢。”

    建宁王接过宝剑,双目一闭,挥剑自刎,只见一股鲜血迸出,他颓然倒在了尘埃之中。

    李泌进京报捷时,建宁王已经亡故十月之久了。说起他来,宣帝还有些郁郁不乐:“在朕身处艰难险危时,李倓奋力当先,一路血战。朕能够在灵武即位,李倓功不可没。可惜,他后来被小人蛊惑,蓄谋害死他的王兄。朕为了江山社稷,只有舍弃了他,实在是出于万般无奈啊,至今想起来,犹自觉得心痛难忍。朕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到了这里,李倓他竟然变了心性。”

    “陛下——,”李泌缓声说道:“建宁王被诛杀之时,微臣正在河西,与广平王昼夜相处,微臣因此而知道其中详情。广平王与诸位王弟感情深厚,尤其是与建宁王最是亲近。现在说起建宁王,还呜咽哽噎得说不出话来。陛下说建宁王要害死广平王,是听信了谗言了吧!”

    宣帝一听,沉默不语,随即,泪下如雨哽咽不已:“人死都死了,事情也就这么样了,再痛悔,又有什么办法呢!”

    “陛下不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焉。”

    “朕记得此话,朕永世难忘!”

    “那,朕听说过《黄台瓜》么?”

    “《黄台瓜》?”

    李泌点头:“说来话长,微臣愿为陛下详说。”

    “请爱卿详述。”

    “高宗育有八个儿子。其中四个是与天后所生。”

    宣帝点头道:“对,其中就有朕的祖父玄宗大圣大兴孝皇帝。”

    “长子孝敬皇帝李弘,德才具备,立为储君。上元二年,随高宗天后驾临东都,在合璧宫倚云殿猝然离世。”

    “天圣大孝大弘孝皇帝痛惜不已,破例追加为孝敬皇帝。”

    “孝敬皇帝薨逝后,又立天后第二子李贤为嗣,是为章怀太子。李贤与天后之间互有猜忌,因为孝敬皇帝死因不明,章怀太子心存疑虑,日夜惴惴不安。在父皇高宗面前,却不敢把担忧说出来。后来,他赋诗一首,又命乐工谱曲,叫伎人在大圣皇帝和天后面前歌唱,意图感动大圣皇帝和天后,这就是《黄台瓜》。”

    “先生记得吗?”

    “记得。虽寥寥数语,亦无华美辞藻,但是出自于肺腑,发自于心声,令人怦然心动,过目而不忘。”

    “愿闻其详。”

    “好,姑且为君王咏之。”

    李泌曼声吟咏道:

    “种瓜黄台下,

    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

    二摘令瓜稀,

    三摘尚云可,

    四摘抱蔓归。”

    李泌咏完,宣帝良久不语,后来,他说:“但是,章怀太子终究还是未能打动天后。调露二年,天后说太子谋反,不顾高宗反对,硬把他废为庶人,囚禁数年,又被流放巴州。天后临政之后,又派人逼令李贤自杀,可怜堂堂皇太子,竟然没有活过而立之年!”

    李泌叹道:“是呀,血亲骨肉相猜相疑,继而血亲骨肉相残,乃是世间第一悲惨之事。微臣每每念及,有五内俱焚不寒而栗之感。”

    宣帝喃喃自语道:“朕绝不会效仿天后,朕绝不会无缘无故地残害自己的亲生骨血。”

    “不然!”李泌亢声道:“容微臣直言,陛下,你已经无缘无故地摘了一个瓜了。建宁王死得冤哪!”

    宣帝低头,默默无言,眼里泪水在打转:“朕已知错了。”

    “知错便好。微臣只希望,不要再有第二个了!”

    宣帝听了,有些诧异:“爱卿为什么如此说,朕已经悔恨不已,难道还会再残害自己的骨肉么!”

    “广平王收复两京,居功至伟,虽然功勋盖世,他还是心怀忧虑,只怕有朝一日,被谗言所伤,为宵小所害。”

    “哪个敢进他的谗言?朕绝不容许!”

    “只要陛下卫护,太子方可心安。”

    宣帝想了一阵,问道:“李俶定然是对先生有所言及,先生才在朕的面前说起《黄太瓜》的吧?”

    李泌笑了:“广平王对陛下一遍拳拳之心,从不说及这些,是微臣自己察言观色,看出来的。微臣还有一请:陛下今日所说,可否让微臣转告于广平王,使他安心在前方御敌,不必时时担忧陛下要下手摘瓜。”

    宣帝赧颜道:“请先生告诉广平王吧,朕已经错摘了一个瓜,如今痛悔不已,从今以后,再不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