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势第五

文史哲 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逍遥中文网 www.xyezw.net,最快更新孙子兵法白话全译最新章节!

    原文

    “势”者,“形”之象也。“形”是运动的物质,“势”是物质的运动。“形”是客观物质力量的积聚,“势”是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孙子曰:“战势不过奇正。”“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正”是情理之中,而“奇”是意料之外,将“正”与“奇”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形成强不可挡的“兵势”!

    孙子曰: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译文

    孙子说:要做到管理大部队如同管理小部队一样,这是军队的组织编制问题;要做到指挥人数多的部队,像指挥人数少的军队一样,这是指挥号令的问题。全国军队之多,要使其如果遭受敌人进攻而不失败,这是“奇正”的战术变化问题。军队进攻敌人,要能像用石头打鸡蛋一样,所向无敌,这是“避实就虚”的正确运用问题。

    大凡作战,一般都是以正兵当敌,用奇兵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法变化就像天地那样变化无穷,像江河那样永不枯竭。终而复始,是像日月的运行一样;死而复生,像四季更替一般。

    声乐不过五种,然而五种声音变化,却会产生出听不胜听的声调来;颜色不过五种,而五种颜色的变化就看不胜看;味道不过五种,然而五种味道的变化就会产生尝不胜尝的滋味来。作战的战术阵势,不过“奇”、“正”两种,然而奇正两种的变化就无穷无尽。“奇”、“正”相互变化,就像顺着圆环旋转一样,无头无尾,谁能穷尽它呢?

    湍急的流水飞快地奔泻,以致能把石块漂移,这就是由于水势强大的缘故;雄鹰迅飞搏击,以致能捕杀鸟兽,这是由于节奏恰当的关系。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进攻时态势险峻,掌握的行动节奏是短促而猛烈的。险峻的形态就像张满的弓弩,急促的节奏就像触发弩机。

    在旌旗纷纷,人马纭纭的混乱状态中作战而指挥自己的部队不发生混乱;在浑浑沌沌,迷迷蒙蒙的复杂形势下作战,必须把部队部署得四面八方都应付自如,使敌人无隙可乘,无以胜我。在一定条件下,“乱”可以由“治”产生,“怯”可以由“勇”产生,“弱”可以由“强”产生。严整混乱,这是组织编制指挥的问题;勇敢、怯懦,是态势好坏、破敌之势的问题;强大、弱小,是军事实力的问题。

    所以善于调动,用小利引诱敌人,敌人必然会来夺取。然后用自己预先布置好的重兵破敌。

    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他的注意力总是在“兵势”上,而不责成部属,因而他能选择将帅去造成有利于破敌的态势。善于造成有利态势的将帅指挥部队作战,就像滚动木头和石头一样。木头、石头的特性是放在安稳平坦的地方就比较稳定,放在陡险倾斜的地方就滚动,方形的静止不动,圆形的滚动灵活。所以高明的将帅指挥部队与敌人作战时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好像把圆石从几千尺的高山上往下飞滚一样,不可阻挡,这就是“势”。

    兵法精粹

    奇正相合,善变取胜

    管理大部队就如同管理小部队一样简单,这是善于组织编制的关键;指挥大部队作战,就像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容易,这是善于运用号令的关系。军队人数虽多,然而,一旦受敌人攻击而不溃败,就要靠奇正战术互相运用;要想攻敌能像以石击卵般所向无敌,就要以我之实击敌之虚。

    大凡作战,都是运用正常法则与敌人交锋(正)然后把握时机,用奇兵取胜(奇)。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法如天地那样不可穷尽;又像江河那样不会枯竭;周而复始,如日月循环;生生不息,如四季交替。

    乐音不过宫、商、角、徵、羽五种音阶,但是其配合变化,却让人听不胜听;颜色不过青、赤、黄、白、黑五种色素,但是其配合变化,却让人看不胜看;口味不过酸、咸、辛、苦、甘五种味素,但是其配合变化,却让人尝不胜尝;作战的形态不过是奇正两种,但是其配合变化,却无穷无尽,奇正互相变化,永无止境。就像圆环一样无始无终,谁能穷尽呢?

    运用兵势,势不可挡

    激流快疾奔泻,足以冲走石块,是由于流速飞快的缘故;猛禽高飞疾下,足以撕毁兽骨,是因为善于凝聚力,全力一击。所以善于用兵的将帅,其气势险强如张满弓的弩,其节奏急短如扣发扳机。

    在纷纭混乱的状态中作战,要使自己的军队不乱;在混沌不清的情况下打仗,要使自己的部队、部署妥当,四面八方都能应付自如,让敌人无机可乘。在敌人面前假装混乱,自身须有严格的训练;在敌人面前假装怯懦,自身须有勇敢的素质;在敌人面前假装弱小,自身须有强大的兵力。

    队形的严正或混乱,是军队编组(数)的问题;对敌人显示勇敢或怯懦,是态势(势)的运用问题;兵力表现出来的强或弱,是战力展示(形)的问题。所以善于引诱敌人,使敌人盲动的将帅,会利用各种假象,左右敌人的行动;或以小利为饵,诱惑敌人来攻,如此就能以利诱敌,然后用强大的兵力击败敌人。

    善于作战的人,会在战争的态势上求胜,而不苛求每一部属的战斗力,因而他能选择适当人才,利用有利的态势(任势)。

    善于“任势”的人,与敌作战,好像转动圆木和石头一样。圆木和石头的特性是:放在平坦的地方就静止,放在陡斜的地方就容易滚动,遇方正即停止,遇圆滑即滚动。所以高明的将帅所造成的态势,就像把圆石从千丈高山滚下来那样,势不可挡,这就是军事上所谓的“势”。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兵家使用范例

    朱棣“清君侧”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的这句话历来为兵家所尊崇。但是关于奇正的解释,各家不同,有的说“先出为正,后出为奇”;有的说“明战为正,暗攻为奇”;有的说“正面作战为正,侧翼作战为奇”;有的说“静为正,动为奇”。虽然说法不一,但大致出入不大,强调的都是在战争中奇与正的交叉,融合。

    相对于“正”,孙子更重视“奇”,更重视“奇”之运用,因而他强调“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所谓“以奇胜”,就是我们常讲的出奇制胜。在具体运用中,就是要不拘常法,不守常规,敢于突破传统的逻辑程序框框,善于造成现象与本质的强烈反差,使其假中隐真,虚实结合,看似不能而能,荒谬与怪诞中隐含着科学和真理,从而达到制敌目的。

    历史上,以实击虚出奇制胜的事例很多。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太子朱允炆即位。同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造反,燕军与建文帝的官军展开了两年多的拉锯战,双方各有胜负。尽管朱棣身先士卒,出生入死,但他所攻占的城镇,撤军后又很快被官军夺去。总之,形势对他十分不利。为此,朱棣忧心忡忡。就在这时,一名朝廷贬官前来投靠朱棣,官报都城空虚,朱棣的心腹谍臣道衍同样从北平城派人送来书信,建议朱棣攻打京城。朱棣绝路逢生,喜出望外。他避开与建文帝的官军正面作战的战场,破釜沉舟,远袭京师,不到五个月就攻到了长江北岸,与京师仅一水之隔。建文帝未料到燕王会有此举,大兵全已派出,京城无力防卫,只好向朱棣请求割地以求和,朱棣胜券在握,不肯罢休,挥师过江,一举攻下京城,这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役。

    燕王出奇制胜,以实击虚的战略不仅让他反败为胜,而且让他夺得了“皇帝”的宝座。

    商战使用范例

    一张神奇的海报

    出奇制胜,是社会竞争中的普遍方略。社会竞争的现实是,许多人甚至成百上千的人都盯着同一个目标,“相对而争利”。在竞争的队伍里,可能有许多精明强干、智慧过人之士。获取目标所能采取的办法,人们差不多都想到了。这样,要想超出众人,出类拔萃,就必须有一点“绝招”,见人所未见,为人所未为,出奇制胜。

    法国的未来海报广告公司,刚成立不久时在大街上张贴了一幅巨大的海报,只见海报上一个漂亮女郎穿着三点式泳装,双手叉腰,体型健美,笑容可掬,女郎身边留有一行文字:9月2日,我将脱掉上面的。没有落款,不知张贴者。路过此街的行人议论纷纷,都记住了9月2日。9月2日一大早,人们发现漂亮女郎依然双手叉腰,依然面向行人露出迷人的微笑,但“上面的”果然没有了,裸露的是健美的胸部,女郎身边的一行字也换成:9月4日,我将脱掉下面的。依然没有落款。出奇的海报不但引得行人的议论纷纷,还引起了新闻记者的注意。记者们四处探寻采访,希望找出一些蛛丝马迹,但却毫无所获。9月4日凌晨,许多人早早出门去看究竟——漂亮女郎“下面的”果然不见了,只见女郎背向行人一丝不挂,身材修长,肢体匀称,是健与美完美无瑕的组合。女郎身边的一行字分外醒目:未来海报广告公司,说得到,做得到!一瞬间,该公司名闻千里,家喻户晓。这个广告谋略中的“9月2日,我将脱去上面的”,“9月4日,我将脱去下面的”是“以正合”,“未来海报广告公司,说得到,做得到”是“以奇胜”。

    博览会上的铜牌

    有一年,美国芝加哥举办规模很大的世界博览会。世界各大厂家差不多都将产品送去陈列。美国赫赫有名的五十七罐头食品也送了去参加展览。但令他们失望的是,博览会的工作人员派给他们一个会场中最偏僻的阁楼。

    博览会开始后,前来参观的人,拥挤异常,但是,到汉斯先生阁楼的人,简直寥寥无几。为此,汉斯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在博览会开幕后的第二个星期,会场中出现一个新奇的玩意儿。前来参观的人常常从地上拾到一些小小的铜牌,铜牌上刻着一行字:“拾得这块铜牌,就可以拿它到阁楼上的汉斯食品公司换取纪念品。”

    数千块铜牌陆续被捡走。不久,汉斯那无人问津的小阅楼,便被挤得水泄不通,会场主持人怕阁楼会崩塌,不得不请木匠设计加固。从那天起。汉斯的阁楼,成了博览会的“名胜”,参观者无不争先前往,即使铜牌绝迹,盛况也未削减,一直到闭幕。不用说,汉斯先生的招儿是够奇的,这一奇招,使他转败为胜,打了个漂亮仗。

    处世使用范例

    林肯的口才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他拥有杰出的口才,常是出奇制胜,留下许多佳话,这也为他以后竞选议员和总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860年,林肯出奇制胜,妙语连珠打败对手,使对方无话可说,取得总统竞选胜利。林肯当时是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他的对手则是民主党的大富翁道格拉斯。这位阔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丑化他的竞争对手:“我要让林肯这个乡巴佬闻闻我的贵族味。”他在一列豪华车上安上一门大炮,每到一站鸣炮30响,并伴以乐队齐鸣。而林肯不但没有专车,就是坐火车也要自己买票。在一次演讲会上,他说:“是的,我没有专车,没有财产,但我有妻子和三个儿子,他们都是我的无价之宝。另外,我还有一个办公室,室内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个人读。我本人既穷且瘦,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你们。”

    面对林肯这样的演说,道格拉斯黔驴技穷,无力回击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林肯取得竞选的胜利。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兵家使用范例

    毛泽东的谋势造势艺术

    “任势”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是对于自己的部队,要有一种“勇势”。就是要使部队能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高昂的士气,严整的军威,这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基本因素。另外,要对敌人造成一定的“险势”。就是在交战时,努力造成一种强有力的威慑形势,从心理上给敌人以极大的压力和震撼,动摇其军心,涣散其斗志,迫敌就范,从而造成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态势,使敌人在不利的形势下与我决战,迫敌按照己方的计划作战,逐步将战争导向胜利。

    毛泽东非常重视“造势”的作用,不论是对己形成的“勇势”,还是对敌制造的“险势”,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仅以三大战役为例,毛泽东通过选“点”造势,对敌形成了一个双“险势”,无不令人叫绝。辽沈战役,毛泽东看好锦州,一战获胜,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使国民党55万大军陷入灭顶之灾。就连国民党将领范汉杰也不无钦佩地说:锦州好比一息息相通扁担,一头挑华北,一头挑东北,锦州一失,这条扁担就断了,非雄才大略之人,不能做出此断。平津战役中,斩断敌东西摆开的一字长蛇阵,造成隔而不围、围而不打之势,置国民党军队于军心涣散、是守是逃举措不定的狐疑状态。淮海战役中,攻取宿县一个点,一举切断了徐蚌线,使位于徐州十字架的刘峙集团落入我军的包围之中,从而决定了这次决战的大局。同时,我军还在战役中多次实施分割、包围、穿插、迂回等,以小“势”配合并形成大“势”等,都充分表现了毛泽东高超的谋势造势艺术。

    曹操乘势力败马超

    历史上,由于选人不当,用人失策,而“失势”造成兵败的例子数不胜数。公元221年(东汉建安十六年),割据一方的马超、韩遂等人合兵10万据守潼关,曹操率军前去征伐。曹操在潼关与马超对峙,表面上以大军牵制马超主力,暗中却派精兵悄悄渡过黄河。紧接着,曹操主力也顺利西渡黄河,向南推进。马超退守渭水,曹操设疑兵表示准备撤军,暗地里则派人修桥渡过渭河,且加紧修筑营垒。马超率军乘夜攻营,曹操设伏兵歼之,马超进退两难,向曹操求和。曹操假装同意,趁机离间马、韩联盟,马超的力量进一步削弱。曹操乘势力败马超。

    曹操与马、韩联军会战初期并不占优势,不过曹操并没有就此罢兵,而是利用各种计谋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为自己营造了一系列的有利态势,等到时机成熟之时,全线出击,大败马超。曹操面对最初不利战况,“求之于势”,变劣势为优势,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善战者。

    商战使用范例

    罗恩斯坦拒绝没收计划

    所谓势,就是由人、事等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可以助成“毕事功于一役”的合力。

    这里的“人”是指具体办事的人,一件事不同的人办会办出不同的效果,即使能力不相上下的两个人,这个人办得成的某件事,另一个人却不一定能办成。这里的“事”是指具体将办之事。一定的时机办一定的事情,同样的事情此时该办亦可办,彼时却也许不可办亦不该办。可办则一办即成,不可办则绝无办成之望。

    斯瓦罗斯基家族是奥地利的一个世家望族,祖祖辈辈都从事仿钻石饰品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奥地利被盟军占领,因为在大战中,该公司曾接受纳粹德国的订单,为德军生产过望远镜等军用物资,因此斯瓦罗斯基公司差点被法军当局没收。罗恩斯坦是美国富商,当时他正在奥地利,当获知此事后,立即前去和斯瓦罗斯基家族谈判。罗恩斯坦主动提出,他可以去同法军交涉,设法不使公司被法军没收;但他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交涉成功,斯瓦罗斯基家族必须将公司的销售权让给他,且在他有生之年,他可又从销售总额中提取10%作为报酬。

    罗恩斯坦的条件虽然非常苛刻,但他所能提供的帮助,却也是十分有价值的。斯瓦罗斯基家族权衡再三,别无他法,只好接受了这一条件。罗恩斯坦与斯瓦罗斯基的谈判一结束,马上又去了法军司令部,要求法军撤销没收计划,他说:“我是美国人罗恩斯坦,斯瓦罗斯基公司从即日开始已成为我的公司,该公司因而属于美国的财产,所以我拒绝法军的没收。”法军一听斯瓦罗斯基公司已经成了美国人的公司,顿时无话可说,只好同意罗恩斯坦的要求,撤销了没收计划。不久之后,罗恩斯坦设立了斯瓦罗斯基公司销售代理公司,其实这家代理公司只不过就是开发票,以确保10%的销售额能成为罗恩斯坦的利润而已。

    处世使用范例

    择人任势

    优秀的政治家总是善于创造对自己十分有利的政治态势,而绝不会一味地对下属求全责备。作为一名掌权者,一定要善于择人任势。

    曹操之所以能够成就霸业,和他善于造势与善于用人是分不开的。曹操不理会董昭之召,从长安东逃,在陈留结识了孝廉卫兹。卫兹非常有谋略,而且讲究节操,因此备受曹操器重。曹操曾多次登门拜访卫兹,和他共商天下大事。

    卫兹动员曹操要抓住时机发动起兵,成就霸业,他还拿出家财来帮助曹操招兵买马,为曹操起兵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时,曹操在谯县的宗族、宾客、部属也纷纷起来加盟,其中就有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各位贤才。后来他们都成了曹操的心腹将领,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创下了赫赫战功。

    后来,曹操欲“挟天子以令诸侯”时,遇到许多麻烦,又多亏董昭、钟繇等人的及时帮助才得以闯过难关。看到曹操十分爱惜将才,董昭、钟繇后来也陆续加入到曹操的队伍中,他们同样为曹操成就帝王霸业贡献了一分不可或缺的力量。

    可以说,如果曹操不注重利用贤才,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里,他肯定是成就不了一番霸业的。曹操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善于“择人而任势”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