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中文网 www.xyezw.net,最快更新孙子兵法白话全译最新章节!
原文
军队越境千里,南北转战,地形复杂,情况多变,通讯联络不便,因此孙武才提出“九变”,为将争“权”。
将帅是一支军队的核心人物,其素质的高低甚至可以决定一支军队的优劣。
万事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就不能墨守成规。在一般情况下,利害总是相依相存。在许多情况下,利与害可以互相转化,要善于预见因果利害,使利的因素正常发展,使害的因素向利的因素转化。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法则,主将接受国君的指派,征集兵员组织军队,聚集军需。出兵时,在塌陷地带不要驻扎,在四通八达之地应结交边境的邻国外助,遇到危险之地不可停留,遇到前有强敌后有险阻的地方要巧设计谋,陷入“死地”就要殊死拼搏。于我不利的道路不要行军,对有的敌军不要攻击,对有些城邑不要攻占,对有些地方不要争夺,国君的命令有些可以不要听。将帅能够精通以上九种机变而得好处的,就懂得用兵了;将帅不精通“九变”之利的,虽然知道地形险要广狭,也不能得到地利。指挥部队而不懂得“九变”的方法,虽然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作用。
明智的将帅考虑问题,总是兼顾到利害两个方面。在有利的情况下,考虑到有害的方面,事情可以顺利进行;在不利情况下,考虑到有利的因素,祸患就可能解除。所以能制服诸侯是靠计谋高明,能役使诸侯,是靠本国富强的基业、雄厚的实力强迫他,能使诸侯归附调动是靠利益去引诱他。所以用兵的法则是,不要寄望于敌人不会进攻,而要靠自己拥有力量使敌人无法进攻;不要寄望敌人不进攻,而应依靠自己有敌人无法攻破的力量。
将帅有五种弱点:有勇无谋,只知死拼,就可能被敌诱杀;临阵畏怯、贪生怕死,就会被俘虏;急躁易怒,暴跳如雷,就会被凌侮而妄动;廉洁好名、过于自尊就会陷入敌人侮辱的圈套;仁慈爱民,惟恐杀伤士众,就会被敌出奇扰得不得安宁。以上五种情况是将帅易犯的过错,是用兵的灾害。军队覆灭,将士被杀,一定是由这五种危险造成的,为将帅的人不可不充分注意。
兵法精粹
变与通利与害
大凡用兵的法则是,将帅受国君的命令,征集兵员,组成军队。在难以通行的地区(圯地),不可宿营;在四通八达的地区(衢地),要与邻国结交;在交通及补给困难的地区(绝地),不可停留;被敌人包围或陷入四面地形险阻的地区(围地),要巧出奇谋;在没有退路的地区(死地),要拼死奋战。有的道路可以不通过;有的敌军可以不攻击;有的城邑可以不占领;有的地区可以不争夺;国君的命令,如果对战争不利,可以不接受。
懂得变通的将帅,才算是懂得用兵;将帅如果不懂得变通,虽然了解地理状况,也无法获得地利;带兵如果不懂得变通,就算知道地利,也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
明智的将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必定兼顾到“利”和“害”两方面。在不利的情况中,考虑有利的一面,可以增强信念;在有利的情况中,考虑不利的一面,可以化险为夷。要使诸侯屈服,就要用诸侯最害怕的事威胁他;要使诸侯骚乱就要用利益引诱他。
将帅用兵五大害
所以用兵的法则是,不要寄望于敌人不来,而应依靠自己实力坚强,有备无患;不要寄望敌人不进攻,而应依靠自己有敌人无法攻破的力量。
将帅有五大致命伤:只知死拼,就可能被杀;贪生怕死,就可能被俘虏;急躁易怒,就可能经不起凌辱;廉洁好名,就可能受不了羞辱;慈众爱民,就可能不胜烦扰。
以上五点是将帅易犯的过失,也是用兵作战的大害。军队覆灭,将帅被杀,都是这五项致命弱点所造成的。
途有所不由。
兵家使用范例
邓艾长驱奇袭
“途”,道路。“由”,通过。“途有所不由”这句话可作多种理解,其一,按正常情况该走的道路偏偏不走,另选迂回的道路走,以期达到出奇制胜。例如,三国时期曹魏将领邓艾伐蜀时绕道阴平。其二,险隘而不便展开队形、不利作战行动的道路不走以免得不偿失。其三,可能有伏兵的道路不要走,以免中圈套遭伏击。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秋,魏元帝下诏书命令诸军征伐蜀国。蜀国得知消息后,立即调兵遣将增援驻守在沓中(今甘肃岷县南)的姜维。两军经过几次激烈交战,蜀军姜维、廖化、张翼、董厥等退守剑阁,集中兵力抵抗魏军。魏军主将钟会率10万人进攻汉中(今陕西汉中市),在剑阁受阻,久攻不下,部队缺粮,准备撤退。征西将军邓艾率3万余人在西线进展顺利。他经过详细分析形势后认为,姜维经过长期征战,兵力损失很大,魏军应当乘胜进攻,不给对方喘息机会,方能取得彻底胜利,不然就会半途而废。于是决定从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走小路经汉中德阳亭攻取涪城(今四川绵阳市),然后出剑阁西100多里,再长驱300里至成都,用奇兵直捣蜀国腹心。
这年冬天,当邓艾引军由阴平小道向江油(今四川江油北)进发,军至马阁山(今四川平武东南)时,他的部队遇到了山险、粮缺、人乏的严重困难,处境十分危险。面对艰险,邓艾毫不松懈斗志,他一边指挥士兵“凿山通道,造作桥阁”,继续前进,一边鼓励士兵顽强拼搏,战胜困难。在行军到一处荒山绝壁,遍野荆棘,野藤缠绕,实在难以行走时,邓艾急中生智,用牛毛裹住身体从山坡上向下滚。将士们见主帅如此不怕死,也就勇气倍增,想各种方法,冲破险阻,向前挺进。就这样,经过艰难行军700余里,邓艾军终于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军到了江油城,蜀国守将马邈猝不及防,被迫投降。接着,邓艾又与蜀将诸葛瞻所部展开激战,诸葛瞻不敌,节节败退至绵竹(今四川德阳)。邓艾毫不放松,挥师攻破绵竹,斩杀了诸葛瞻及黄崇等蜀将。继而又乘胜直捣成都,迫使蜀国“刘禅君臣面缚,叉手屈膝”请降。
邓艾以其非凡谋略和英勇善战,一举灭掉了在成都经营了40多年的蜀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长驱奇袭大获全胜的著名战例。
商战使用范例
客户交谈“九忌”
我们与客户交流时,要注意管好自己的嘴,用好自己的嘴,要知道什么话应该说,什么话不应该讲。不知道禁忌,就会造成失败。销售员在与客户的谈话中,要懂得“九忌”。
1忌争辩
销售员在与客户沟通时,是来推销商品的,不是来参加辩论会的,要知道与客户争辩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招致客户的反感。
销售员首先要理解客户对商品有不同的认识和见解,允许人家讲话,发表不同的意见。如果刻意地去和客户发生激烈的争论,即便把客户驳得哑口无言,但你得到的是什么呢?是失去了客户、丢掉了生意。
2忌质问
销售员与客户沟通时,要理解并尊重客户的思想与观点,切不可采取质问的方式与客户谈话。如果销售员用质问或者审讯的口气与客户谈话,最伤害客户的感情和自尊心。
3忌命令
销售员在与客户交谈时,微笑再展露一点,态度要和蔼一点,说话要轻声一点,语气要柔和一点,要采取征询、协商或者请教的口气与客户交流,切不可采取命令和批示的口吻与人交谈。
你不是客户的领导和上级,无权对客户指手画脚下命令或下指示。你只是一名销售员,向他推荐你的商品,为他提供服务。
4忌炫耀
与客户沟通谈到自己时,要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不可忘乎所以地自吹自擂,千万不要炫耀自己的出身、学识、财富、地位以及业绩和收入等。这样会人为地造成双方的隔阂与距离。要知道人与人之间,脑袋与脑袋是最近的,而口袋与口袋却是最远的。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炫耀自己的收入,对方就会感到你向我销售商品是来挣我钱的。
记住:你的财富地位是属于你个人和你所在的集体的,是暂时的;你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却是属于你的客户的,是永恒的。
5忌直白
销售员要掌握与人沟通的艺术,客户成千上万、千差万别,有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群体,他们的知识和见解都不尽相同。我们在与其沟通时,如果发现他在认识上有不妥的地方,也不要直截了当地指出。一般而言人最忌讳在众人面前难堪,要忌讳直白。销售员一定要看交谈的对象,做到言之有物,因人施语,要把握谈话的技巧、沟通的艺术,要委婉忠告。
6忌批评
销售员在与客户沟通时,如果发现他身上有些缺点,也不要当面批评和教育他,更不要大声地指责他。要知道批评与指责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招致对方的怨恨与反感。与人交谈要多言赞美、少说批评,要掌握赞美的尺度和批评的分寸,巧妙批评、旁敲侧击。
7忌独白
与客户谈话,就是与客户沟通思想的过程,这种沟通是双向的。不仅销售员自己要说,同时也要鼓励对方讲话。通过客户的谈话,销售员可以了解其基本情况,如工作、收入、投资、投保、配偶、子女和家庭收入等。双向沟通是了解对方的有效工具,切忌销售员一个人唱独角戏。
如果自己有强烈的表现欲,一开口就滔滔不绝,只顾自己酣畅淋漓,全然不顾对方的反应,结果只能让对方反感。
切记:不要独占任何一次讲话。
8忌冷淡
与客户谈话,态度一定要热情,语言一定要真诚,言谈举止都要流露出真情实感,要热情奔放、情真意切,话贵情真。这种“情”是销售员的真情实感,只有你用自己的真情,才能换来对方的情感共鸣。在谈话中,冷淡必然带来冷场,冷场必定带来业务泡汤,要忌讳冷淡。
9忌生硬
销售员在与客户谈话时,声音要洪亮、语言要优美,要抑扬顿挫、节奏鲜明,语音有厚有薄,语速要有快有慢,语调要有高有低,语气要有重有轻。总之,销售员在与客户谈话时要有声有色、有张有弛、声情并茂、生动活泼。
要切忌说话没有高低、没有节奏与停顿、生硬呆板,没有朝气与活力。
处世使用范例
人生要扛得住诱惑
战场上,军队有的道路不要去走;人生中,做人有的道路也不能去走,比如,犯法的道路,有损人格的道路,伤害别人的道路。我们做人做事,社交处世,要走正道,不能走邪路,必须脚踏实地时时谨行,处处慎独,守住做人的底线,做个好人。
俗话说:难难难,易易易,不难也不易。要说难,一片贪欲之云横眼前,就可能叫人钻入死胡同,直碰得头破血流甚至一命呜呼也闯不过去。要说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心见性也只在刹那。关键看一个人有没有真诚的信念、坚强的决心、刚毅的意志和切实的躬行。
孔子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可见一个人即使学富五车、宏论滔滔、舌绽莲花,如不能躬行实践,也不能算是真学问。
春秋时,鲁国相国公仪休喜欢吃鱼,全国各地很多人因此送鱼给他,但他都一一婉言谢绝了。他的学生劝他说:“先生,你这么喜欢吃鱼,别人把鱼送上门来,为何不要了呢?”
公仪休回答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能随便收下别人所送的鱼。如果我经常收受别人送的鱼,就会背上徇私受贿之罪,说不定哪一天会免去我相国的职务,到那时,我这个喜欢吃鱼的人就不能常常有鱼吃了。现在我廉洁奉公,不接受别人的贿赂,国君就不会随随便便免掉我相国的职务,只要不免掉我的职务,就能常常有鱼吃了。”
公仪休的想法是明智的。我们在工作当中,也免不了会遇到一些或大或小的诱惑,关键时刻一定要把握住自己,不要因贪小利而丢了大利。
居庸关城隍庙大殿有这样一副楹联:“做个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做个好人,是否能得到被孔子敬而远之的鬼神们的钦敬不得而知,但要说到心安梦稳那是真实不虚的。而且,一个人一旦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再以无所畏惧的意志来躬行、精进,“日新、日新、又日新”,这样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有所超越和收获,生命之花就能徐徐绽放,璀璨而芬芳。当你堂堂正正地生活、坦坦然然地工作、光明磊落地处世时,你会觉得自己是透明的,是喜乐的,是清静的,是完整的。
君命有所不受。
兵家使用范例
将帅进行指挥的重要原则
将帅受命于君王,然而战场上风云变幻,总有与原来的目的、战术设计不同之处,君王的指令,总赶不上“变化”的速度。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君命有所不受”,是将帅进行指挥的重要原则。机械地执行君王指令而不考虑战场形势,只能导致良机错失、军队失败的结果。因此,将帅要根据具体情况变通应敌,临机处置。
建安十六年,偏将军马超等人谋反,杀了凉州刺史韦康。建安十九年,韦康旧部赵衢、尹奉、姜叙等人起兵征讨马超。姜叙在卤城,马超在翼城,赵衢等人诱使马超出城攻打姜叙,使整个翼城一片空虚,赵衢等人乘机攻入翼城,将马超的妻子杀死。马超久久不能攻下卤城,又回不了翼城,于是,他只好逃奔汉中。姜叙等人兵少,力不敌众,不敢贸然去追。
姜叙派人找夏侯渊求援。夏侯渊与手下诸将商议此事,诸将都说没有曹操的命令不便行动。夏侯渊却认为,将在外,应当审时度势,怎么有利就怎么干。他说:“曹操在邺城,从这里去往返一趟就有4000里地,等命令来时,姜叙他们早就被马超打败了,非赶快去救援不可。”
于是,夏侯渊命令部将张郃率5000步骑兵,从陈仓一条小路上去追击马超,他自己在后面押运粮草督阵。马超如丧家之犬,战斗还没打响,他就跑了,丢下的大批军用物资,成了张郃的战利品。夏侯渊赶到时,支持马超谋反的各县,都已献城投降。
和马超一起叛乱的韩遂,此时正在不远处的显亲(今甘肃秦安西北),夏侯渊想袭击显亲,斩杀韩遂。韩遂得到消息后,连夜逃走。夏侯渊与部将们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有的说应立即攻击韩遂,有的说应去攻打兴国。夏侯渊认为,韩遂有精兵强将,兴国的城池很牢固,攻击哪一个都不可能立即得手,不如采取调虎离山之计,先去攻打长离的诸羌子弟,其中有很多是在韩遂的部队中当兵。如果韩遂舍弃长离,羌人子弟就无家可归;如果韩遂去救长离,就把韩遂诱出了城,可以和他在野外作战,则韩遂必败。众将官认为主帅说得有理,遂按计划行动。
夏侯渊留下督将看守军需物资,亲率轻兵步骑去长离,攻烧羌屯,斩杀和抓获了很多羌人。在韩遂军中的羌人将士,纷纷奔回自己的部落。韩遂也率兵出城去救长离,被夏侯渊拦在半路。
夏侯渊手下的部将见韩遂的兵马很多,建议挖壕沟打持久战。夏侯渊却说:“我们围城战千里,现在挖沟扎营,士兵们会很疲惫的,不能坚持多久。韩遂兵马虽多,我看很容易打败他。”于是夏侯渊下令擂起战鼓,手下将士神威大振,高喊着冲向韩遂的阵地,韩遂的将士们人心已散,毫无斗志,顿时乱了阵脚,四散奔逃。
夏侯渊得胜回图阳,稍事修整,又兵围兴国城。兴国5000人逃奔马超而去,其余的人都投降了夏侯渊。夏侯渊又乘势扫荡了高平等地,缴获很多粮草和牛马。
夏侯渊审时度势,赶马超,追韩遂,破兴国,平高平,连战皆捷。仗都打完了,曹操所派的节度使才拿着曹操的命令赶来。
商战使用范例
王光英充分放权
现代生活瞬息万变,无法预测和无法预知的事情很多,领导者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审时度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照抄照搬拿来主义。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切按将军命令行事,只有这样,战时负责指挥的将帅才能做到有职有权,真正做到随机应变,不致贻误战机,保证克敌制胜。现代商战中,如果有类似的情况,也应当大胆信任外派的有关人员,让他们有临时处理紧急情况的权力,这样才能保证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获得成功。
中国光大实业公司董事长王光英是一位著名爱国实业家。有一次,他从有关资料中看到一条信息,就是有一批二手汽车需要转让,但是汽车的型号、数量、价格、产地都不清楚。
王光英凭着直觉,感到这是一笔必须迅速抓到手的大买卖。他立即派工作人员,要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把这条信息调查清楚。几天后,情况大致搞清楚了。这是智利的一家铜矿,临近倒闭,业主却不久前订购了一批“道奇”、“奔驰”等由美国、德国等国生产的大型载重车,共有1500辆,全是刚买来的新车。为偿还债务,业主已决定廉价拍卖这批车。这时知道这一消息的,还有香港、智利和不少其他国家的经贸界人士。
王光英当即决定组建一支采购小分队,他迅速抽调了几位业务人员和相关的技术人员,给他们临时拍板成交的权力,鼓励他们“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相信他们一定能为公司、为祖国做好这一笔生意。
这是一场抢时间、争速度的“闪电战”。小分队接受任务后立即火速飞往智利,抢在其他国家之前与业主取得了联系。他们赶到现场,对汽车一辆辆检验。在确认这批车的质量令人满意后,又连续作战,投入了紧张的谈判。在谈判中,小分队智勇结合,反复与对方磋商价格,最后终于达成协议;这批1500辆7吨以上、30吨以下的载重车,按原车价的38%全部卖给中国光大实业公司。这笔生意,使公司一下就赚了2500万美元。
如果不是王光英敏锐的捕捉信息,如果不是王光英充分放权,让采购小分队有拍板成交的权力,小分队不可能如此漂亮、干练、出色地完成任务。可见,充分相信外派人员,充分下放给外派人员应有的权力,这在现代商战中多么有现实意义。
处世使用范例
别做学哈巴狗跳舞的驴子
一个人只要踏进社会的门槛,社会就自然赋予了他许多角色:学生或教师,领导或下属,人子或人婿,人夫或人父……一个人自然应该承担,而且应该胜任自己必须承担的角色。要承担各种角色,就需要自己变换自己的角色,或者说,要以不同的角色、意识来做人。人生的许多烦恼,常常也就在这不断的角色变换中生出。
虽然,人的社会角色可以不断变换,但是,人就是人,作为人这个个体总不会变,或者说不能变。我们承担的各种角色,其实也就是我们作为人的一部分,是我们独特的个性和独立人格的一种构成。
有个人养了一头驴子和一只哈巴狗。驴子关在栏里,虽然不愁温饱,却每天都要到磨坊里拉磨,到树林里去驮木材,工作挺繁重,而哈巴狗会演许多小把戏,很得主人欢心,每次都能得到好吃的奖励。驴子在工作之余,难免有怨言,总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
这一天机会终于来了,驴子扭断缰绳,跑进主人的房间,学哈巴狗那样围着主人跳舞,又蹬又踢,撞翻了桌子,碗碟摔得粉碎。
驴子还觉得不够,它居然趴到主人身上去舔他的脸,把主人吓坏了,直喊救命。大家听到喊叫急忙赶到,驴子正等着奖赏,没想到反挨了一顿痛打,被重新关进栏里。
无论驴子多么忸怩作态,都不及小狗可爱,甚至不如从前的自己,毕竟这不是它所能干的行当。正如你喜欢看电影,但却未必能当上演员,你爱踢足球,可是联赛你却上不了场。这倒不是让你认命,而是说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也有不适合自己的工作,看人家做得好,但自己未必能行,还不如专心致志干好自己的本行,让别人来羡慕你呢!
查理·卓别林刚刚参加拍电影的时候,导演让他模仿德国当时一位著名的喜剧演员,可他表演的一直都不出色,直到找出了属于他自己的戏路,才成为举世闻名的喜剧大师。
在欧文·柏林与乔治·葛希文两人相识的时候,柏林已是有名望的作曲家,而葛希文还仅是个每星期只能赚35块钱的无名小卒。柏林非常欣赏葛希文的才华,愿付3倍的价钱聘请他为音乐助理。但柏林却说:“你最好别接受这份工作,否则你可能会变成一个二流的柏林;假如你秉持本色努力奋斗下去,你会成为一个一流的葛希文。”葛希文牢记柏林的忠告,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了美国当代著名的音乐家。
我们应庆幸自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应该把自己的禀赋发挥出来。经验、环境和遗传造就了你的面目,不管是好是坏,你都得耕耘自己的园地;不管是好是坏,你都得弹起生命中的琴弦。就像道格拉斯·玛拉赫在一首诗中表达的那样: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高松,那就当棵山谷里的小树吧——但要当棵溪边最好的小树。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那就当丛小灌木;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小灌木,那就当一片小草地。
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麝香鹿,那就当尾小鲈鱼——但要当湖里活泼的小鲈鱼。
我们不能全是船长,必须有人也当水手。
这里有许多事让我们去做,有大事,有小事,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身旁的事。
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
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你!
培养健全的心态将带给你平安、自由。切记:不要模仿别人,要发现自我,秉持本色,回归本性。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兵家使用范例
郭嘉消灭二袁
战争中的利与害,亦虚亦实,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凡兴师作战,其利害总是存在于将帅的思维和决策之中。作为全军的指挥,在实施作战指导时,只考虑利的因素而不考虑害的因素,就会麻痹大意,轻举妄动。相反,如果只考虑害的因素,而忽视利的因素,就会丧失信心,动摇士气。
官渡之战,袁绍大败,忧丧而死。少子袁尚继位,而长子袁谭不平,命车骑将军驻黎阳。袁尚也怀疑其哥哥,拨给他指挥的兵力很少,还派亲信跟随,实为监视。曹操在官渡之战后,继续进攻袁尚兄弟。先渡黄河攻袁谭。袁谭向袁尚告急。袁尚想发兵救助,又怕袁谭得了兵众不还。就亲自率兵救助,与曹操战于黎阳。袁军夜逃,曹军追到邺城下。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攻城,郭嘉却在大胜之机提出撤军,而南征刘表。他说:“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曹操对郭嘉提出的消灭二袁的谋略连连称善。
郭嘉当时提出放弃进攻,待二袁火并,自相残杀,再一举两得的谋略,是建立在对袁氏政权内部矛盾深刻分析基础之上的,是非常高明的谋略。当时,二袁之间存有矛盾,如若急攻,二袁则共处灭亡之险境,必然会为免于灭亡而共同抗曹以求存;而如撤军,假装回军进攻刘表,二袁就没了外忧,内部矛盾上升,定会自相争斗。唐代柳宗元《敌戒》中说的“敌存而惧,敌去而舞……敌存灭祸,敌去召过”,就是这个道理。曹操于是在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八月下令撤军,南征刘表。二袁大喜,随之二袁争夺冀州。袁谭被打败,向曹操请降。曹操假装南征刘表,意在两袁。见二袁如郭嘉所料,正中圈套,不禁大喜,答应袁谭请求,出兵救援。袁尚退守邺城。曹军于公元204年八月破邺城。十二月又转手杀谭。郭嘉之谋略一步步顺利实现。
商战使用范例
并不亏本的亏本生意
处理利害关系时,应当特别注意将有害的因素想得更周到些。
孙子“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的思想,在现代经济生活的广泛领域里得到了运用。1968年,日本的藤田先生与美国的油炸食品公司签订了销购300万把刀叉的合同,交货日期越来越近,藤田突然发现由于许多原因,根本没法按期交货。学过法律的藤田,对于世界各民族的习俗十分了解。美国油炸食品公司的老板是犹太人,犹太人视信誉为第一,如不能按时交货,藤田将会信誉扫地。经过反复考虑,藤田包租了一架波音707飞机,将300万把刀叉空运到芝加哥,虽然在经济上亏损了,但却保住了声誉。第二年,美国油炸食品公司再次找上门来,向藤田订购600万把刀叉。藤田有了第一次的教训,不断加快工作的进程,但是,由于发生意外之事,还是重蹈不能如期交货的覆辙。藤田再次租用波音707飞机,将刀叉空运到芝加哥。两次交易,两次亏本。但是,藤田的良好信誉却得到了商界的赞赏。后来,藤田获得了美国麦当劳汉堡包在日本的总销售权,而两次亏本所造成的损失与总销售权给藤田带来的利润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应当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万事行动的第一想。
处世使用范例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武则天14岁时便被唐太宗选入宫中,被唐太宗昵称为“媚娘”。当时宫中观测天象的大臣纷纷警告唐太宗,说唐皇朝将遭“女祸”之乱,有一个女人将代李姓为唐朝皇帝。天象中得出此女人多半姓武,而且已入宫中。唐太宗为子孙后代着想,把姓武的人逐一检点,做了安全的处置,但对于武媚娘,由于爱之刻骨,始终不忍加以处置。
唐太宗深受方士蒙蔽,大服丹丸,一时精神陡长,纵欲尽兴,但没过多久,便身形枯槁,行将就木。武则天此时风华正茂,一旦太宗离世,便要老死深宫,因此她时时留心另择新枝的机会。太子李治见武则天貌若天仙,非常喜欢。两人一拍即合,山盟海誓,只等唐太宗撒手,便可仿效比翼鸳鸯了。
当唐太宗自知将死时,仍不忘如何确保李家江山的千秋万代,要让有嫌疑的武则天跟随自己一同去见阎罗王。临死之前,李治和武则天都在他床边,他当着太子李治的面问武媚娘:“朕这次患病,一直医治无效,病情日益加重,眼看着是起不来了,你在朕身边已不少时日,朕实在不忍心撇你而去。你想一想,朕死之后,你该如何自处呢?”
武媚娘是个聪明之人,明白自己身临绝境的危险!怎么办?她心里清楚,只要现在能保住性命,就不怕将来没有出头之日。于是她赶紧跪下说:“妾蒙圣上隆恩,本该以一死来报答。但圣躬未必即此一病不愈,所以妾才迟迟不敢就死。妾只愿现在就削发出家,长斋拜佛,到尼姑庵去日日拜祝圣上长寿,来报答圣上的恩宠。”
唐太宗一听,连声说“好”,并命她即日出宫,“省得朕为你操心了”。唐太宗本来是要处死武媚娘,但毕竟自己喜欢她,心里多少有些不忍。现在武媚娘既然敢于抛却一切,脱离红尘,去当尼姑,那么对于子孙皇位而言,不可能有什么威胁。武媚娘拜谢而去。
李治借机溜了出来,对武媚娘呜咽道:“卿竟甘心撇下我吗?”媚娘满脸无奈的忧伤,她回身仰望太子,叹了口气说:“主命难违,只好走了。”“了”字未毕,泪如雨下,语不成声了。太子道:“你何必自己说愿意去当尼姑呢?”武媚娘理了理思绪,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李治:“我要不主动说去当尼姑,只有死路一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殿下登基之后,不忘旧情,那么我总会有出头之日……”
太子李治赞赏武媚娘的才智,当即解下一个九龙玉佩,送给媚娘作为信物。太子登基不久,武则天很快又被召入宫中。
武则天的聪明之处在于做出重大决定之前能“集于利害”,在危难面前能迅速分清主次,并能果断地“退”,从而保全自己的性命。后来时机一旦成熟,武则天果断地由退转进,成为中国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一代女皇。
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兵家使用范例
满足人性的愿望
孙子说:“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这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来成就自己的事业的谋略。
自从汉二年(公元前200年)五月开始,楚、汉在荥阳一带展开拉锯战,谁也没有占到多大优势。于是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其西归汉,其东归楚。汉四年九月,项羽解围东撤,刘邦也要引兵西归。张良充分认识到此时的项羽因刚愎自用,到了众叛亲离、捉襟见肘的地步。于是,张良、陈平二人同谏刘邦,希望他趁机灭楚,免得养虎遗患。刘邦从谏,亲统大军追击项羽,另遣人约韩信、彭越合围楚军。
汉五年十月,汉军追至因陵,却不见韩信、彭越二人前来驰援。项羽回击汉军,刘邦又复败北。刘邦躲在山洞中,不胜焦躁,询问张良道:“诸侯不来践约,那将怎么办?”张良是一位工于心计的谋略家,他时刻关注着几个影响时局的重要角色的一举一动,探索着他们心灵深处的隐秘,并筹划着应对之策。当时,虽然韩信名义上是淮阴侯,彭越是建成侯,实际却只是空头衔,没有一点实权。因此,张良回答刘邦道:“楚兵即将败亡,韩信、彭越虽然受封为王,却未有确定疆界,二人不来赴援,原因就在于此。您若能与之共分天下,当可立招二将。若不能,成败之事尚无法预料。我请您将陈地到东海的土地尽划归给韩信,睢阳以北到谷城的土地尽划归给彭越,让他们各自为战,楚军将会很容易被攻破。”刘邦一心要解燃眉之急,听从了张良的劝谏,不久,韩信、彭越果然率兵来援。十二月,各路兵马会集垓下,韩信设下十面埋伏大阵,与楚决战。项羽兵败,逃至乌江自刎。长达4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在处理韩信、彭越索要实惠这件事情上,张良做得十分周到,也充分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好名、好利。划归一些封地给他们,就满足了他们的心愿,使他们各自为战,尽力而战。人没有不自私的,与其让他为你办事,不如让他为自己办事。后者比前者的成功率要高得多。
商战使用范例
摸清客户的底线
有一个人讲了他一次讨价还价的经历。
当我在印尼巴厘岛的时候,有一次去逛街,看上了一个木雕。
“多少钱?”我问。
“20000卢比。”
“8000!”我说。
“天哪!”小贩用手拍着前额,做出一副要晕倒的样子,然后看着我,“15000。”
“8000。”我没有表情。“天哪!”他在原地打了一个转,又转向旁边的摊子,对着那摊子举起手里的木雕喊,“他出8000!天哪!”又对着我,“最低了,我卖你13000,结个缘,明天你带朋友来,好不好?”我笑着耸耸肩,转身走了,因为我口袋里只有9000,就算我出到九千,距离13000,还是差太远。我才走出去四五步,他在后面大声喊:“12000,12000啦!”我继续走,走到别的摊子上看东西,他还在招手:“你来!你来!我们是朋友,对不对?我算你10000,半卖半送!”我继续走,走出了那摊贩聚集的地方。
突然一个小孩跑来,拉着我,我好奇地跟他走,原来是那摊贩派来的,把我拉回那家店。
“好啦!我要休息了,就8000啦!”
现在,每次我看到桌子上摆的这个木雕,就想起那个小贩。我常想,我为什么能那么便宜地买到?因为我坚持了自己的底线。
我也想,他为什么会卖?想到这里,我又不那么得意了,因为8000卢比,一定也在他的底线之上,搞不好7000他也卖了。
那么对于销售员来说,应该如何得知客户的底价是多少呢?我们可以用编造老板意见的方法来抬高底价。比如客户想花15元买一个电源插座,而你要的是20元。你可以说:“我们都觉得这个商品的价格还可以。如果我能让老板降到175元,你能接受吗?”拿老板做挡箭牌,并不意味着你要以175元卖给他们。然而,如果他觉得175元也可以,你就把他的商谈底价提高到175元,现在与你的要求只差25元,而不是5元了。
另外,还可以通过提供一种质量较差的商品来判断他们的质量标准。“如果你只付15元,我给你看便宜点的插座可不可以?”用这种方法,你或许能让他们承认价格不是他们唯一的考虑,他们确实关心质量。
当然,也可以推荐质量更好的商品,确定他们愿意给出的最高价格。“我们还有更高性能的插座,但是每个25元。”如果客户对这种性能感兴趣,你知道他愿意花更多的钱。
这种办法可以消除客户的警惕,他会跟你说些真心话,要是他认为你在卖东西的话,他就不这么做了。你说:“我喜欢跟你做买卖,但是这件不是我的,以后我们再合作吧。”你以这种方式解除了他的武装,稍后你说:“我很遗憾不能卖给你这个插座,但就咱们俩说,到底多少钱你买?”他也许会说:“我觉得15元是最低的价格,但我想18元也是可以的。”
处世使用范例
利用人性的弱点
无论是伟大领袖、圣贤哲士,还是凡夫俗子,每个人都有弱点,都有被人利用的可能。办事时,你掌握了对方的弱点而利用之,一切都将得心应手,称心如意。
人们无时不在为名而生存,无时不在为利而生存。世间有为名甚于为利的人,有为利甚于为名的人,有既为名又为利的人。有名义上是为名,实际上为利的人;有名义上是为利,实际上是为名的人。所以你需要做精到细致的观察,使利用的技巧有新的提高。
周文王在渭水北岸见到了正在直钩钓鱼的姜太公,太公说,用人办事的道理和钓鱼有点相似之处:一是禄等以权,即用厚禄聘人与用诱饵钓鱼一样;二是死等以权,即用重赏收买死士与用香饵钓鱼一样;三是官等以权,即用不同的官职封赏不同的人才,就像用不同的钓饵钓取不同的鱼一样。姜太公接着说:“钓丝细微,饵食可见时,小鱼就会来吃;钓丝适中,饵食味香时,中鱼就会来吃;钓丝粗长,饵食丰富时,大鱼就会来吃。鱼贪吃饵食,就会被钓丝牵住;人食君禄,就会服从君主。所以,用饵钓鱼时,鱼就被捕杀;用爵禄收罗人时,人就会尽力办事。”
姜太公说得不错,但具体到办事时,还要因人而异。为名的人,就给他以名;为利的人,就给他以利;为名又为利的人,就给他以名,给他以利;名义上是为名,实际是为利的人,就给他以虚名,并给他以重利;名义上是为利,实际是为名的人,就给他以名义上的利,而暗中为他显扬名声。做到这些,自然使人乐于为你办事而且会尽力为之。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
兵家使用范例
李宝通九变之利
公元1161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十月,宋、金两军船队在胶西海域相遇,完颜郑家率金军停泊在陈家岛,李宝率宋军停在石臼岛,两岛只隔一山,相距30余里。金军数倍于宋军,完颜郑家似乎感觉胜券在握,且认为两军距离尚远,因此未作临战准备。李宝先发制人,先以部分战船切断金军退路,随即命前锋船队借助风势,以火药为开器向金军船队猛攻。金军舰船皆以松木制造,油绢为帆,顿时火光冲天,大部分舰船被烈火吞没,损失惨重。宋军趁机进攻,只有少数金军战船逃脱,其余大部被歼灭。
本来金军船舰陈兵胶西海域,人多势众,占据天时、地利,但由于其将帅不通九变之利,其将士不习水战。相反,宋军将领李宝审时度势,全面侦悉了敌情,因势利导,采取了火攻的方式大败金军。
商战使用范例
李嘉诚的启示
商场形势复杂多变,因此企业也需要灵活多变的经营、投资、管理方式。
这方面,香港大富翁李嘉诚先生上升的轨迹,很值得我们研究参考。李先生有一个超越别人的长处,那就是知道什么值得去投资。他有时大胆、大量地花钱,有时又很能克制自己。在他事业的初期,他开设了一间专门生产玩具和家庭用品的小型工厂,后来发现当时塑料花热销,便迅速转行生产塑料花,结果从中发了大财。接着他以敏锐的目光看到,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与日俱增,地产业一定前途无量,于是毅然扭转经营方向,开始从事地产业。1975—1976年,他用低价购买了大量土地,到1979年,香港地价开始上升,他便减少购买土地,而是转向股票市场。在股票市场,只要有利可图,他就买进或者卖出,决不犹豫。正是这种果断、卓绝的能力,使他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发展成为香港地产界的超级巨富。
处世使用范例
根据实际需要随机应变
晋朝时,司马睿叔父被司马颖杀害,司马睿害怕祸及自己,于是秘密出逃,但是司马颖已经事先通知各关卡、渡口,不准贵族通过。因此,当司马睿来到河阳时,被渡口的官员给拦住,随从宗典赶到后见此情景,心生一计。
他急匆匆跑到司马睿的跟前,举起马鞭说:“怎么你这个小小的驿站长也在被禁之列?”说完哈哈大笑起来。渡口官员真以为司马睿是驿站小站长,于是放他过去了。宗典的随机应变,让他们主仆俩顺利通过了渡口,逃离了危险。
在现代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一切都讲究效率、变通,处世、办事也一样。为了提高成功率及效率,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随机应变。
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兵家使用范例
将有五危
“将有五危”从思想水平和性格特征方面,强调了将帅素质的重要性。致敌必死,保己必生,刚烈不屈,廉洁爱民,就是为将帅者的基本特征,但如若走向片面,不从实际情况出发相机变通,而是感情用事、缺乏理性思考,就会招致覆军杀将的厄运。
“必死,可杀也”。“必死”是勇敢的表现。勇敢固然是将帅应当具备的品格,然而,勇敢必须同适度结伴而行,才能所向无敌。“必死”是一种极端的勇敢。物极必反,勇敢走向极端则为“必死”,只知道勇敢地拼杀,在瞬息万变、充满诡道的战争中就可能被杀而丧生,他所指挥的军队也就容易被歼而失败。
“必生,可虏也”。求生,无可厚非,孙子的“自保而全胜”、“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皆以求生为前提。毛主席也强调“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然而,求生必须同勇敢结伴而行,才能出战果。“必生”是一种极端的求生,只知道一味地保全自身,实际上就走向了怯弱。“忿速,可侮也”。将帅如果急躁易怒,就容易中敌人轻侮之计。义愤填膺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它是由正义而激起的愤怒,然而,愤怒应当与持重结伴而行,才能做出正确的举动。
“廉洁,可辱也”。廉洁本身是美德,然而,廉洁应当与忍辱结伴而行,才不至于失之偏颇。廉洁过了头,太看重自己的名声,就容易气量狭小,不甘受辱,而敌军掌握了将帅的这一性格特征后,便可造谣诽谤,甚至无中生有地制造一些有损于将帅人格的恶语,将帅如果过于廉洁好名而不能忍受这种污辱,内心便会自乱而失去平静,进而容易中敌计谋而招致失败。
“爱民,可烦也”。爱民本是一种好品格,然而爱民又必须同审慎结伴而行,才不至于贻误战机。爱民过了头,惟恐伤了老百姓而一味地掩护人民,就会因不愿烦扰百姓而耗时耗力。将帅爱民的品格若被敌方获知,则敌军往往会用奇兵袭扰百姓,这就可以引诱“爱民”的将帅出战,从而使之中敌计而招战败。
商战使用范例
管理意味着承担责任
彼得·德鲁克说:“管理就是责任。”“权力和职权是两回事。管理当局没有权力,而只有责任。它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责任——但除此之外,绝不能再多要一点。”
“责任”是德鲁克整个“管理”的基本职业精神。
德鲁克说,管理者和员工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有责任上的差别。员工的权利不是来自于管理者的授权,而是来自所承担的责任。德鲁克认为,所有的管理难题,都是因为“责任意识”淡薄或丧失所滋生的。破坏人的“责任心”的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权力”欲望。管理者一旦“权力”欲望升温,其“责任心”肯定降温。
《基业长青》的作者柯林斯说:“别人都在问:‘我如何成功?’而德鲁克却在问:‘我如何贡献?’别人都在追问:‘我怎么做才能使自己有价值?’德鲁克却在问:‘我怎么做才能对别人有价值?’”
哈佛管理语录中有句格言:“最好的负责人,总是那些既能对自己负责,又能对别人负责的人。”
阿信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日本女企业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阿信的事业成就了后来的八佰伴集团。1997年,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全球拥有400家跨国百货店和超市、员工总数达2.8万人、年销售额突破5000亿日元的国际零售巨头——八佰伴集团倒闭了。当时,68岁的八佰伴集团总裁和田一夫,从亿万富翁变成了身无分文的“穷光蛋”。但是,如果大家了解和田先生,一定会对他油然生敬的。有一次,和田一夫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感人肺腑的讲话,令在场的MBA、EMBA对什么是领导者的责任力产生了共鸣。他说:“当然,破产的时候,只需稍微动点脑筋,我就不会变成‘穷光蛋’。我有太多的资产,只需隐瞒一点点,就不至于一无所有。但是,我不想那么做,我要为自己的过错负责。八佰伴破产后,大批人面临失业,许多人遭受损失。我要把自己的所有财产拿出来,尽到一位领导者应该具有的责任。对一个领导者来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具有的素质。如果我连领导者的素质都失去了,那我才是真正的‘穷光蛋’。”《大学》里说:“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这里的财,大家不要狭隘地理解为金钱。财,可以泛指所有一切的利益或好处。散财的智慧,是领导者的智慧,也是领导者的力量。
管理者的责任力,也是解决一切管理难题的力量。
管理者的责任力,是企业的管理力量。而责任力是从责任心来的。假如和田一夫没有责任心,他不可能把自己全部的资产拿出来解决大家的“损失”问题。
勇于承担责任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同。勇于承担的管理者不仅使下属有安全感,而且会促使下属进行反思。
管理者不是圣人,也经常有犯错误的时候,比如,决策制定的错误,职务安排的不妥当,任务分配的不合理等,这些最终都可能会导致管理工作质量的下降,并且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在面对这些错误的时候,管理者不能回避,更不应该将责任转嫁到下属头上,而是应该主动承担,方便时还应向全体下属做公开的自我检讨。当员工看到管理者在错误面前的这种积极的态度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是关注管理者的这种精神及其表现,而忽略了管理者先前所犯的错误。所以说,管理者敢于承担责任,使管理者在不利的环境中更能获得员工的认同和赞美。
承担你的领导责任,并在错误发生时承担你的错,下属才会相信你,不管你走到何处,他们都会追随你。
在营救驻伊朗的美国大使馆人质的作战计划失败后,当时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当即在电视里郑重声明:“一切责任在我。”仅仅因为上面那句话,卡特总统的支持率骤然上升了10%以上。
在工作中,员工难免会出现失误或错误。然而做下属的最担心的就是做错事,特别是花了很多精力又出了错,而在这个时候,如果管理者来句“一切责任在我”,那这个下属又会是何种心境?相反,如果遇到问题,管理者互相推诿,推卸责任,这种表现会直接导致员工信心的丧失和士气的低落,组织涣散,“失控”的现象很严重。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管理者应该积极承担责任,寻找解决方法,而不是找代罪羔羊。
处世使用范例
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孙子用“将有五危”告诫将帅们在临敌运用时应精于变通,他不是一概否定“必死”、“必生”、“忿速”、“廉洁”、“爱民”,而是强调凡事不可过分,应较之以利害,把握好“度”,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之初,为了能取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便在国都咸阳的南门立了一根3丈长的木杆,声明说,谁能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去,便赏他10金,事小而赏,老百姓都觉得很奇怪,谁也没有干。商鞅又宣布:“能搬到北门去的,赏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一中年汉子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搬了过去,商鞅立即给了他50金,以此表明他说话是算数的,接着便颁布了变法的命令。
法令颁行一年多,反对者无数,连太子也不以为然,一再犯法。商鞅说:“变法的法令之所以不能贯彻执行,是由于上层有人故意反抗。”便想拿太子开刀,刑之以法。可是太子是国君的接班人,是不能施刑的,结果便拿太子的两个老师当替罪羊,一个被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了字。当时商鞅甚得秦孝公的宠信,权势极盛,太子拿他也无可奈何。
商鞅的变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经过十几年的时间,秦国的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充实,武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由一个西部的边鄙小国一跃而成为七雄之首。
然而,正当商鞅的权势如日中天之时,秦孝公死了,太子继位,是为秦惠文王。他一上台,他的老师便出面告发,说商鞅想要谋反,惠文王下了逮捕令,商鞅匆匆忙忙逃离咸阳,当他来到潼关附近想要投宿,旅店的主人也不知道他就是商鞅,拒绝收留他,说道:“根据商君的法令,留宿没有证件的客人是要进监狱的!”商鞅这才是真正的作法自毙,他走投无路,被收捕,车裂(即五马分尸)于咸阳街头,家人也被灭族。
商鞅,作为一个改革家,在改革大业上他是一个英雄,但在如何做人上他却是个失败者,没有把握好分寸,以至让自己死于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