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中文网 www.xyezw.net,最快更新明月松江照最新章节!
一个沉默寡言的少女,脸庞稚嫩,还带着一些婴儿肥,身着盛装,端庄大方的站在宫门口,旁边是马车。后面还跟着长长地仪仗队伍,看样子应该是公主出嫁。
这个人就是醇国太后。
小小的年纪便踏上了背井离乡,远嫁醇国之路。
一个女孩从此就要从依赖、撒娇、不懂事,走上独立、稳重、深谋远虑。
晚国距离醇国马车还要加上送亲的仪仗队,大概要走一年的时间,经过很多国家。
可公主似乎对这些途径的国家不太敢兴趣,对着这些自然景观秀丽的山川河流,似乎也不留意。
他这个年纪应该正是单纯,对什么都好奇,尤其是新鲜事物好奇的年纪。可他却表现出了,特别的冷静和老成。
一路上一直拿着一本书,即便马车颠簸她似乎也能静得下心来仔细的阅读。
经过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到了醇国。
她始终不太多话,始终保持着沉默,唯有那本书形影不离。
他是从晚国远嫁而来的醇国皇后,醇国人对他自然也是尊敬。
当然了,这种尊敬是因为害怕他背后的晚国。
晚国和四纳国一样是一个大国,只是晚国和四纳国相距甚远。
宫中的生活,无论是晚国还是四纳国,都差不多,无非就是乏味罢了。
直到那个依稀有些太阳落上的傍晚,她急冲冲地、没有任何通报的踏进皇上的寝殿。
眼前看着两位醇国大臣,似乎正在费力的搬运着什么?
没错!
他们正费力搬运的正是醇国的皇上。
到了醇国,她第一件事就是在醇国安插各种眼线。
他知道,他的到来必定会给醇国带来一些波动。
那些早就蠢蠢欲动的人,必定也会选择适当的实际开始行动。
可即便如此,当来人通知她时,即便她一刻也未曾犹豫、一刻也未曾愣住的就动身赶了过去。
可是,当他赶到的时候,也还是已经晚了。
他看到的景象也只是,因为费力的搬运,皇上的衣冠已经明显有些褶皱和有些凌乱了,穿在脚上的鞋子,被硬生生的拖在地上,脚后跟明显有了摩擦的痕迹。
这样一个已经没有气的场景了。
她知道,皇上已经殁了。
并且,凶手就在他眼前,就是这个两个醇国的大臣,就是醇国这片土地养育出来的,对醇国忠心耿耿的子民。
虽然来时,她也已经做好了最好的打算,但她仍然心存一丝侥幸,希望自己足够快,可以阻止这一切。
当她汗流浃背,踏进皇上的寝殿时,亲眼看着这个可耻的画面时,她仍然震惊了。
究竟是为了什么,让他们大胆到居然敢谋害当今皇上,让他们想要抛弃这个生养、教诲他们的醇国呢!
而她其实也心知肚明,这两人无非是要取悦,他这个从晚国来的新皇后罢了。
希望可以以如此卖国求荣、卖主求荣的方式,让晚国看到他们的忠心耿耿的扭曲嘴脸,祈求晚国能给他们比街边流浪狗更好一点的荣华富贵。
她虽然震惊,但是此时此刻她必须保持从容,必须觉得这一切正如他所愿,必须表现出一副和他们一样让人觉得恶心想吐的嘴脸,来表扬他们、来赞许和认同他们。
因为她是晚国来的皇后,皇上一死,她便顺理成章、名正言顺的成为太后。
看着两个狼狈为奸还不知道羞耻的人,反倒还觉得很自豪的人,她愤怒,他心痛。只想将此二人就地正法,可是她别无选择。
虽然此时的他背后晚国,但是她却是孤身一人在此。
他不仅无法将这二人绳之于法,还会让自己也深陷险境。
既然如此,她想倒不如收入麾下,方便控制。
或许是女人的直觉吧,自从她进了屋子,就总觉得这屋子里面除了他们还有其他人。可又不知道在哪里,又是谁。
直到,两个心比鬼可怕的人说道小皇子和公主时,她的直觉才明朗了。
小公主和小皇子或许这个时候,就在这个屋子里看着。
于是,她趁着两个弑君的人搬运尸体时,扫视了一圈屋内。
果然,在这间屋子里最适合藏人的地方,便是那个柜子。
她也分明能从柜子上的缝隙,感受到小皇子和小公主此时此刻的伤心欲绝,但又必须强忍住的眼神。
小皇子和小公主可是醇国的血脉,一旦两人也出了事,这醇国的根基,就要彻底的动摇了。
眼下,太后的第一反应,便是要竭尽全力的保护小皇子和小公主的安危。
为了避免小皇子和小公主被两个狼狈为奸的醇国走狗发现,太后赶紧的找了话题,让他们离开。
可如此离开,太后觉得不太妥当。
透过衣柜的门缝,也看不清楚这人的模样,最好有什么日后能辨识的信物才好。
想来想去,太后觉得血丝玉最合适。
所以,离开的时候太后她将腰间的血丝玉,轻轻的取掉,当作故意在掉落在地上,但愿他们能捡到。
血丝玉可是晚国的圣物,只要时机成熟,一定能知道是晚国,一定能知道是她这个醇国太后从晚国带来的东西。
太后自从来到醇国就一直随身佩戴者血丝玉,朝中和宫中的人也大多见过。毕竟,这等稀罕物件,那些虚荣、又渴望可到晚国支持的人,又岂会不前来,顶着一张恶心的嘴脸夸赞一番、赏识一番呢。
可是,这两个小孩子却又未必见得,认识、记得这块血丝玉。
而这个时候,太后想到了四纳国时任训州太守的董桓董大人。
董桓虽然也不认识这块血丝玉,但是通过小皇子和小公主的描述,他一定能猜到这血丝玉的主人是谁。
董桓得了这血丝玉倒也还好,他也定会去暗着、明着的调查这块血丝玉。
如此一来,这血丝玉即便是丢了,太后倒也觉得值得,也不担心被晚国人知道。
董桓得了血丝玉,必定会上报四纳国皇帝,如此一来也算是已经埋下了伏笔。
如果,日后时机成熟,再次出现和血丝玉有关的事,若是再能和四纳国再扯上关系,那么,四纳国的皇帝又岂能袖手旁观,又岂能坐视不理。
一旦四纳国介入,晚国在醇国的势力也必定会有所忌惮。
还好上天垂怜,掉落在地上的血丝玉,被小皇子捡到。
太后离开之后,她安排自己最信任的人,一路保护小皇子和小公主,并且将他们故意往董桓所在的糜州引。
希望董桓大人能救下两人,能够帮助小皇子和小公主。
还好这一切都是按照她的计划在执行。
保护小皇子和小公主的人,直到亲眼看着董桓,将小皇子和小公主带回军营,才回宫向太后报了平安。
得知小皇子和小公主安然无恙,太后心里倒也就安心了。
董桓大人当时是训州太守,太后当年出嫁到醇国时正好路过训州。看着训州百姓的安居乐业,便让亲信前去秘密调查了这个训州太守。
想着训州距与醇国交接,或许日后有一天能够派得上用场。
而训州,或许也是她这一路上唯一多看一眼的城市了。
董大人也果真没有辜负太后的一番苦心,不仅在大街上认出了小皇子和小公主,还带着他们一路打到了醇国的京城比州,让醇国元气大伤。
如此一来,太后也能合理的书信一封回晚国。
醇国也能暂时安宁数余年,也能留有足够的年岁让小皇子羽翼丰盈,到时候便能自卫。守卫这片醇国的土地和百姓,到那个时候她这个醇国太后死了,也能安心了。
留下的那块被小皇子带出宫的血丝玉,留在了董桓的手上。按照董桓的性子,也必定是如实上报四纳国的皇上。
如此一来,这血丝玉一时半会儿也回不到太后的手上,太后也就不必联系和调动在醇国内的晚国势力。
虽然不能起到永远的安宁,但是至少目前是安宁的,就已经足够了。
为了确保,晚国人不动,醇国人也不主动挑事。
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太后接手了醇国的军队,并且换成了晚国的人。
因为,醇国一旦自己挑事,晚国在醇国内的势力,可就不受太后的控制了。
晚国在醇国内的势力,虽然要有血丝玉才能调用。
但是,他们那也还有一个原则,将在外君临有所不限,他们仍然最衷心和听命于晚国的皇帝。所以,他们可以根据醇国实际情况,即便在没有血丝玉的情况下,只要时机成熟,也能自行决定接下来的事。
而一旦晚国在醇国内的势力,决定还击时,这一仗就不知道是醇国胜利还是晚国胜利。
而醇国刚刚战败,伤亡惨重,太后也绝对不太相信,醇国人这个时候挑事,会战胜晚国在醇国内的势力。
这样做,不仅是太后的私心,也是一个坏人,一个从晚国来的坏人该有的样子。
否则,怎么能在醇国内树立起恶人的形象,让小皇子恨,让走狗依附呢。
又怎么能识别忠奸,又怎么能在小皇子隐忍、等待羽翼丰盈需要时间的时候,不被奸邪所害呢。又怎么能替小皇子暗中培养,忠诚之人,日后方可成为出国的栋梁之才呢。
有了先皇的前车之鉴,他自然不能再向以前那般无聊在后宫,以为做一个后宫不管世事的人,就能天下太平了。
太后早就给小皇子扫除了一切障碍,也铺平了一些路。
醇国原来的大将军,也被太后暗中保护起来,让他在保守秘密的前提下,悄悄的帮助小皇子囤积兵力,并主动与小皇子联系。
这中间的故事,太后也早已经编好了告诉了大将军,大将军只要记下来,背一遍给小皇子就行了。
这一切,也都按照太后的意思在发展。
直到皇后的到来,这一切又才打破。
太后不知皇后的本意,但是知道她身上带着一块血丝玉。
于是,便将自己身上那块血丝玉在十年前丢失的事,告诉了皇后。
一来希望可以拖住皇后的行动,二来可以看看皇后的心意,也算是试探吧。
皇后听了之后,立刻将自己找回太后血丝玉的方法,告诉了太后。
太后觉得,这便是与四纳国扯上关系,并且能让血丝玉的事重现的大好机会。
于是,便也同意了皇后的想法。
还真是让皇后将四纳国的人引来了,尤其是董桓大人的到来。
太后心里,显然松了一口气。
之后的事,也就一直由皇后主导了,太后也就只需要配合皇后便好了。
直到皇后利用贤妃掌握军权,夺取比州时,太后才最终确定,皇后和他是一样的心。
也才最终将两块血丝玉交给了皇后。
太后和皇后虽然都是晚国人,但是都不是表面的坏人,都是醇国的大恩人。
醇国大胜,晚国大败。远嫁醇国的太后和皇后又岂能独善其身呢!
自然要有人来承担这一切才好。
太后知道自己比皇后年纪大,想要主动承担这一切,想着悄悄将皇后送出宫,送走,这样便也能活下去。
也算是她这个长辈唯一能为皇后做的事了。
太后派人前去乐知宫传皇后,可皇后却拒绝了。
这也是,皇后第一次拒绝太后。
太后心中燃起一种不祥的预兆,赶紧赶到皇后的乐知宫。
可是,已经晚了,所有的人都已经到乐知宫了。
太后并没有放弃皇后,他拿出了藏于衣袖的短弓,射向了皇上。
太后是想借此,将一切都拦在自己身上。
即便,原大将军会告知皇上这一切。
但是,太后和原大将军也有约定,1年后才能说实话。
因为,当年太后根本没有想过,十年后会再来一个皇后。
他一个人死也就罢了。
所以,太后是想转移皇上的愤怒,所以才想要嫁妆射杀皇上,其实也就只是会伤着皇上的衣袖罢了。
若是这一切都被太后揽下,再加上太后最后那一箭,太后必定会被处死,如此或许皇后还能有活命的机会。
若是一年后再知道了真相,必定心存愧疚,一定会放了皇后,如此一来皇后也能活着了。
可谁知道,太后的箭却没有皇后快,原本只是会伤着皇上衣袖的箭,被皇后这么一档,正好射在了心脏。
皇后知道太后为了保护她,而她又何尝不想保护太后呢。
两个人从晚国来,在醇国相依为命。
算是唯一的亲人,也算是志同道合。
而户单单因为户主,将自己的发簪,扔向了太后,太后也应声倒地。
皇后和太后也就都死了,真的死了。
皇后其实也一直在试探太后,可太后深藏的太深了,直到最后才明白了太后的真心和他一样,想要承担这一切。
而这些,户单单并不知道,除了原大将军知道以外。
而此时的大将军又怎么能知道,宫里当时发生的一切呢。
两个晚国女人,救了醇国,却也死在了醇国。
事后,在董桓大人他们离开醇国之后,原大将军没有按照和太后的约定,而是提前将真相告诉了皇帝。
毕竟,太后和皇后都死了,约定又有何重要了呢!
当年大将军之所以答应太后,是因为不明白太后是真心还是假意。
而这么多年,经历了这么多,大将军也明白了太后的真心。
醇国皇帝也是嚎啕大哭,这个他恨了大半辈子的人,居然一直在维护着他和醇国。
他将太后与皇后葬在一起,看着比州城,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