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村学究《我从哪里来——江西迁

柏榴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逍遥中文网 www.xyezw.net,最快更新柏榴村文集最新章节!

    8月28日上午,在武汉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湖北省作协会员,谱牒专家周启志(网名:村学究)作了我从哪里来——江西填湖北纪事的报告。董玉梅、士心两位版主在百忙中亲临会场。入会者还有汉网人文武汉版网友艺海拾贝、康康48、一人行、小白菜、hying、柏榴村等人。

    洪武年间,江西迁往69万,学究大哥估计接近100万。明代洪武年间,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的迁徙,是什么原因造成人口的大迁徙,一是江西人口的密度过大。在元末的战争中,江西未受到什么损失,人口损失少。二是江西的赋税太重。江西老百姓曾支助过陈友谅。每亩征到四斗,后抗征,才减到三斗。湖北与朱无恩怨,黄州府每亩只征六升税,三是地理上的便捷,就像邻家串门一样。也有迁安徽,二十万人口。很多人的家谱和方志记载,湖北人从那里来,一般是瓦屑坝或筷子巷。瓦屑坝曾是我国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当年的瓦屑坝是一个濒临鄱阳湖、邻近鄱江的聚落和水运码头。瓦屑坝的“坝”应该是鄱阳湖边的一条坝,起着护岸作用的坝,聚落因坝而得名。鄱阳县莲湖乡瓦屑坝村农民画家胡昔训根据祖辈们留下的关于瓦屑坝的传说而精心绘制的瓦屑坝移民图。这幅瓦屑坝移民图较真实的反映了元末明初瓦屑坝移民的史实,牵动着亿万移民后裔的情感。鄱阳城有48巷,北门有筷子巷,是至瓦屑坝的必经之地,在移民的记忆中,有人便也认定自己是从鄱阳城的筷子巷迁移而来。

    在谈到移民对湖北来带的供献时,学究大哥谈到“苏湖熟,天下足”到明中后期为“湖广熟、天下足”的演变。这里的湖广从地域上来说是指鄂东、江汉平原、湖庭湖平原等大片地区。从文化上来说,明清时期湖北考中的进士2256人。明代出现两个状员,清代出了三个状员,太平天国出了一个状员。

    学究大哥用大量的史量,包括地图、方志、谱碟来认证那段迁徙的史实。

    听了学究大哥的报告后,使我很自然的想起余光中的那首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呀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