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中文网 www.xyezw.net,最快更新定秦曲最新章节!
张嘉师在穿越之前,对于一些神话是可有可无的态度。但是出于其自身的一些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而言,作为一个道士,他对于一些鬼怪志异的说法并不是全然不信的态度。
而在其穿越之后的一些经历而言,虽然不说是让张嘉师原本的三观尽毁,但是毫无疑问的,像是苍狼,九色鹿之类的传说亲自出现在他面前,甚至是他到过不周山之后,张嘉师对于这些神兽或者是圣兽之类的存在,虽然不说是抱有恶感,但也可说是敬而远之。
毕竟即使是以他眼下的实力而言,想要对抗一只有着一定水平的圣兽都够呛,更不用说作为苍狼,白虎这种在各个地区当中的顶级神兽传说当中的存在。
……
在中国的神话体系当中,龙可以说是被认为是作为华夏民族代表性的异兽种族。
在《礼记》当中,龙也算是在这一方面有着很大的代表性的描述。
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中华民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
龙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是“九似”,具体是哪九种动物尚有争议。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而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而来的龙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龙而言更加复杂。
封建时代,龙是皇权的象征,皇宫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礼记?礼运第九》中与凤、龟、麟一起并称“四灵”。
而西方神话中的 dragon,也翻译成龙,但二者并不相同。
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可见于中国经典中的生物,在现实中无法找到实体,但其形象的组成物源于现实,起到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
龙一开始并没有详细的描述,辞书之祖《尔雅》提到了凤凰的形象,关于龙却只字未提。
宋人罗愿为尔雅所作的补充《尔雅翼》中,却有“释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同为宋人的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到了明代,龙的形象更加具体丰满起来,《本草纲目?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清代袁枚则在《子不语》中写到“雷雨晦冥,龙来哀号,声若牛吼。”
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龙的形象特点为九似: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
而龙作为一个异兽群体,其种类“描述”非常多:
青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灵兽,属于传统文化中的四象之一,四象即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圣兽。
从先秦时代开始它就是代表太昊与东方七宿的神兽,而到了汉代五行学说开始兴起,它的象征含义又多了甲乙与春季。
《淮南子》卷三记载: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故而青龙或为四象之首。
应龙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黄帝战蚩尤时应龙斩蚩尤、夸父,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应龙,吾人已知乃黄帝神龙,曾以“杀蚩尤与夸父”(记载于山海经大荒东经)立大功者,今乃助禹治水,则亦当为黄帝之任命也。
拾遗记卷二云:“禹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
“黄龙曳尾”,自即是“应龙画地”也,黄龙即是应龙,五方主中央,五行主土,为五大星野中的中土主,和天之四灵并列。
应龙最早出现是在先前的黄帝时期,《山海经》和《史记》就有记载。
大意是以黄帝为首的黄河流域部落与以蚩尤为首的长江流域的部落发生战争,双方都使用各种神奇的动物来帮忙。
黄帝这边的应龙擅长“蓄水”,蚩尤那方也有擅长呼风唤雨之灵物,本领较应龙更胜一筹,大雨飘向黄帝这边。黄帝处于弱势,就请天女“魃”帮忙止住了大雨,一举歼灭蚩尤部落。应龙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杀了蚩尤和夸父。由于战争消耗能量过大,再也无力振翅飞回天庭,就悄然来到南方蛰居在山泽里。
在这之后闲居南方的应龙整日无所事事。物华变幻,斗转星移,一转眼就到了大禹时代,洪水滔天,生灵涂炭。大禹肩负起拯救苍生的重任,应龙前来帮忙,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立功,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
虺是古代中国传说中龙的一种,常在水中。
“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出自南朝时期著作《述异记》。
虬是古代神话传说中有角的小龙,一说没有角的幼龙。另有“卷曲”之意,如“虬髯客”。
《说文解字》:龙无角者。各本作龙子有角者。今依韵会所据正。然韵会尚误多子字。李善注《甘泉赋》引《说文》虬,龙无角者。
螭或称螭首,是古代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属于一种没有角的龙。
在中国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称为螭首散水。
盘螭,则是他两两盘卷的样子。
曹植《桂之树行》即有“上有栖鸾,下有盘螭”的句子。
蛟是古代中国传说中能发水的广义龙类而有时称蛟龙,但并非龙,由于蛟龙常被人们目击,而广为人知,蛟栖息在湖渊等聚水处,也会悄悄地隐居在离民家很远的池塘或河流的水底。
隐栖在池塘与河川的蛟龙,一般会被称作“潜蛟”。
传说“蛟”修炼一千年便“走蛟”沿江入海化龙,悬剑桥就是防备走蛟伤害桥梁的。
相传蛟龙得水即能兴云作雾,腾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关于蛟的来历和形状,古典文献中说法不一,有的说“龙无角曰蛟”,有的说“有鳞曰蛟龙”。
而《墨客挥犀》卷三则说得更为具体:蛟之状如蛇,其首如虎,长者至数丈,多居于溪潭石穴下,声如牛鸣。倘蛟看见岸边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绕之,使人坠水,即于腋下吮其血,直至血尽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有周处入水三天三夜斩蛟而回的故事。
角龙是指有角的龙。
据《述异记》记述:“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角龙便是龙中之老者了。
火龙出自《清史稿》:乾隆“二十六年六月初七日,高平火龙见于石末村”。
另外《清史稿》没有使用火龙一词而实际谈论过火龙,如“所过草木如焚”,相关记载有:乾隆“九年六月十二日,浮山有龙飞入民间楼舍,须臾烟起,楼尽焚”、“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葭州赤龙见于张体两川围中”、“五十六年六月,莒州赤龙见于龙王峪,先大后小,长数丈,所过草木如焚”。
但是在之前的典籍当中并没有火龙的描述,很有可能火龙是指非常大的火势的称呼。
蟠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古代传统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
在中国,蟠具有“伏在地面上”的意思,蟠龙指的是伏在地上的龙或盘成一团的龙。但是蟠很多时候都用来指蚯蚓等地下的虫,含有不怎样高级的意思,所以有一种说法,蟠龙是逊于蛟龙的没角下等水龙。
……
而在中国历史上,龙的传说经历了四个较大的发展阶段:图腾崇拜阶段、神灵崇拜阶段、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相结合的阶段、佛教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
在图腾崇拜阶段,中国远古的某些部落把龙视为图腾,作为自己部落的祖先和标志。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和有关传说,龙原为伏羲氏族的图腾,后来成为太部落的图腾。太部落是龙图腾崇拜最为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在神灵崇拜阶段,农牧业逐渐形成,宗教信仰也得到发展,从较为单一的图腾崇拜过渡到多神崇拜。龙图腾崇拜也发展为龙神崇拜。人们把龙神化,奉龙为水神、虹神。
龙被神化后,又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
秦汉时期,中国大统一,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大神,以整合各地、各民族的信仰,龙崇拜便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中国古代帝王把自己说成是龙神的化身或龙神之子,或把自己说成是受龙神保护的人,借助龙树立权威,获得人们普遍的信任和支持。这样,龙获得了更为显赫的地位,对中国龙文化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后是印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
隋唐时代,佛教在中国迅速传播,佛教中的龙王崇拜也传入中国。在中国本土的龙崇拜中,原来只有龙神崇拜,没有龙王崇拜,龙王崇拜是在佛教传入后引进的。随着佛教的传播,龙王、龙宫、龙女等也得到迅速流传。
而因为时期的不同,龙的形象也有所差异:
《竹书纪年》载: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
古籍说帝舜和夏代有饲养龙的活动,以龙作氏族的族名。
《路史?后纪》卷十一:“当舜之时,人来效献龙,求能食之。高阳之后,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赐之氏白豢龙。封于川,于是始有豢龙之官。”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云:“帝舜氏世有畜龙,及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姓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飧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
商周时期,龙文化更得到广泛的传播。龙由图腾时代原始的龙形象变成真正的龙纹,约在商代。
商王朝非常重视宗教与巫术,也就十分重视宗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青铜器上的纹饰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即通过各种象征性的纹饰,向人们展示应崇拜的神灵,求其保护,免受怪物的侵害。这种纹饰中,原龙纹成为主要的部分。
《史记?封禅书》载:“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
龙原本是中华先民崇拜对象,但随着专制程度的不断加深,君权之日益膨胀,帝王之家凭借政治优势,将龙据为己有。
《吕氏春秋》中,便有将晋文公“喻之为龙”的记载。其后有秦始皇称“祖龙”之说。秦汉以后,龙已定型为帝王化身,皇室专利。皇帝为“真龙天子”,出生曰“真龙天降”,驾崩称“龙御上宾”;所居者龙庭,卧者龙床,座者龙椅,穿者龙袍。
西汉董仲舒所撰的《春秋繁露》中,记有民间祈求龙降雨以保丰收的祀龙降雨活动。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著名帛画上,也有龙的形象。这表明在西汉时期,龙已经是社会生活中流传相当广泛的一种文化意识了。
《新唐书?五行志三》载:“贞元末,资江得龙丈余,西川节度使韦皋匣而献之,老姓纵观。三日,为烟所熏而死”。
该事,《太平广记》卷四二二引牛肃《纪闻》谈的比较详细。
《唐年补录》载:唐咸通末,舒州刺史孔威进龙骨一具,因有表录其事状云:“州之桐城县善政乡百姓胡举,有青龙斗死于庭中。时四月,尚有茧箔在庭。忽云雷暴起,闻云中击触声,血如酾雨,洒茧箔上,血不氵于箔,渐旋结聚,可拾置掌上。须臾,令人冷痛入骨。初龙拖尾及地,绕一泔桶,即腾身入云。及雨,悉是泔也。龙既死,剖之,喉中有大疮。凡长十余丈。鳞鬣皆鱼。唯有须长二丈。其足有赤膜翳之。双角各长二丈。时遣大云仓使督而送州。以肉重不能全举,乃之为数十段,载之赴官。”
《辽史?太祖本纪下》记:“神册五年(920 年)夏五月庚辰,有龙见于拽刺山阳水上。上射获之,藏其骨内府”。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介绍过他出使契丹时所闻该事,元好问《续夷坚志》对该事谈的较详细,是条五尺小龙。
明朝洪武时期,龙纹的造型基本上保持着元代龙纹的形状。其特征概括为头小、颈细、身体细长、少毛发、三四爪。
永乐、宣德时期,改变了前朝那种身细、头小的幼稚龙形态,龙形变得形体高大粗壮,威武凶猛。那时,龙首较元代的大,上颚比下颚长而高高突起,有张口和闭嘴之分。张口的伸舌,闭嘴的上唇似如意状,鼻的两侧有对称的长曲须,下颚多有两束或三束的疏须,头毛是一束束的疏毛,前期发少,后期的发多。
到了成化、弘治、正德年间,龙型失去了前朝张牙舞爪、叱咤风云的雄姿,表现出一副性情温顺的神态。常见的一种闭嘴龙,多在花间、莲池、海水彩云中出现。除了闭嘴龙,也有少量张口龙、螭龙。
而嘉靖、隆庆、万历年间,龙纹则以行龙为多。有双龙相对的,有张牙舞爪的,有两龙争珠、回首而望的,也有龙凤对舞的。有行于花间、舞于彩云的龙形,也有游于海涛之中的蛟龙。此时的龙纹,亦分张口和闭嘴龙。在工艺上,龙纹大不如前。常见画工简单草率,有的把龙鳞画成简单的网格纹,神气也差。有的显得瘦弱,失去驾云行海叱咤风云的神威。
雍正、乾隆年间,龙型的角分叉成山字形,龙的眼睛显圆,龙的爪已不似明代鹰爪,五趾相靠成“风车”状。这时的龙爪拇趾与食趾相距较大,趾甲显得细小,没有了元、明时期三角形的那种锋利感。
所以,清代龙爪给人以有形无力之感。清末的龙纹,其精神大不如之前的威武、健壮,显得腰硬,老态龙钟,四肢无力。对比发现,之前的龙体盘曲度大,有三波九折之美。而清末时盘曲少了,故显腰体硬直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