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晚稻丰收

老周小王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逍遥中文网 www.xyezw.net,最快更新风流青云路最新章节!

    十一月,当扬澜湖的秋风吹起的时候,崇津县的晚稻终于到了成熟的季节。

    今年的晚稻,由于洪灾过后一直风调雨顺,雨水不多,再加上今年苏星晖联系了一批化肥,又让技术员指导农民们合理使用,所以今年的晚稻长势一直非常好,丰收在望。

    苏星晖这一天也特意去了净堡村参加那里的开镰仪式,开镰仪式一直是净堡村的一个传统节目,就是在稻子开始收割的时候搞一个仪式,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宣布开镰了,然后大家就开始收割了。

    今年的早稻受灾严重,没什么产量,再加上要抢收,所以也没搞什么开镰,现在晚稻要丰收了,又不是那么急着要抢收,而且是净堡村最后一次开镰了,他们当然要搞这么一次仪式了。

    净堡村特意邀请了苏星晖,让苏星晖参加他们的开镰仪式,苏星晖欣然同意了。

    来到净堡村,苏星晖见到这里的稻田里一片片的金黄,秋风吹过,一片稻浪起伏,这副景象简直美极了,他站在田埂上近距离的观察着那些稻子,稻穗非常饱满,而且颜色金黄,稻穗都垂下了头,丰收是肯定的了。

    今年的晚稻除了化肥用得好之外,病虫害也少,各种因素加在了一起,才让晚稻有这么好的长势。

    净堡村的农民们都聚集在了田埂边,手上提着镰刀,等待着开镰仪式结束,他们就要下地去收割了,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神情,他们种田这么多年来,还没见过长得这么好的稻子呢。

    几位村干部和村里的长者围向了苏星晖,他们欢迎着苏星晖的到来,也衷心感谢着苏星晖,要不是苏星晖,他们哪有这么好的稻子啊!

    苏星晖道:“祝贺大家啊,晚稻丰收了!”

    村主任道:“苏县长,这都是托您的福啊!”

    村里年纪最大的一位陈大爷说:“苏县长,今天的开镰,由你来开第一镰啊!”

    陈大爷已经八十多岁了,在净堡村是德高望重,以往的开镰仪式,这第一镰都是他来的,可是今天他却主动说让苏星晖来开第一镰,苏星晖连忙说:“陈大爷,这可使不得,还是您来开第一镰吧。”

    陈大爷走路都有一些颤颤巍巍的,他说:“苏县长,你看我这老寒腿,在田里站不住了,再说了,咱们能有今天的日子,都是你带来的,有什么使不得的?你不开第一镰,没人有资格!”

    大家也都对苏星晖道:“是啊,苏县长,今天这第一镰,一定得你来开。”

    苏星晖推辞不得,他只能接过了陈大爷递过来的一把镰刀,脱去了鞋袜,下了田,他对这活倒不算陌生,小时候在姑爹家里,他就帮着姑爹家里收过稻子,虽然那个时候好玩的成分居多,可是毕竟他还是干过这活。

    因此,苏星晖拿着镰刀的架势似模似样。

    陈大爷一声中气十足的喊声:“开镰喽!”

    苏星晖便是一镰刀割了下去,随着苏星晖这一镰刀,所有的农民们如潮水一般的下到了自家的田里,开始了收割。

    苏星晖也就只是做做样子而已,村里的人当然不会当真让他干活,马上就有人将苏星晖扶上了田埂,又打来水让他洗手洗脚,重新把鞋袜穿上了。

    陈大爷笑着说:“苏县长,你是不是以前干过这活?”

    苏星晖点头道:“小时候我到我姑爹家里玩,帮他家收过稻子。”

    陈大爷道:“我说呢,苏县长用镰刀的样子很像样啊。”

    苏星晖微笑道:“陈大爷,您觉得今天这稻子一亩地能收多少斤?”

    陈大爷凝神看着田里的稻子,他说:“我活了八十多年了,还从来没有见过长得这么好的稻子,我估计一亩地怎么也得收九百斤往上走。”

    陈大爷的判断还是偏保守了,村主任特意让几个人很快把一亩地的稻子给收割完了,现场用脱粒机脱粒之后过磅,结果这一亩地的稻子重量达到了一千一百多斤,如果除掉水份,干稻子的重量也将达到九百斤以上。

    这个消息传到了所有人的耳朵里,大家一片欢声雷动,这个产量是他们从来没有达到过的,这让他们的干劲更大了。

    今年可是不用交农业税和提留统筹的,这么多的稻子,收下来全都是他们的收入啊。

    今年苏县长还说了,今年粮食部门收购稻子,一律不许打白条,全部都得给现金,到时候他们手里就有钱了,到这个月底,就有房子可以交房了,他们就可以住在新房子里,过一个肥年了。

    而离他们不远的金溪乡政府那里,一位海外华商罗汉生办了一个厂,说是专门收购农民们手里的余粮,价格还挺高呢,到时候他们打下的粮食,除了完成国家的收购任务,留下一家人的口粮之外,全部都可以卖给这个厂子,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

    一想到这里,大家的脸上都是一片喜悦,这让他们手里的动作也加快了,他们越干越觉得轻快,一点儿都不觉得累。

    由于村里的壮劳力们大部分都被经济开发区的企业招了工,所以今天来收割稻子的基本上都是老弱妇孺,可是今天这些老弱妇孺的干活劲头,似乎一点儿也不比壮劳力要小呢。

    净堡村的产量高,崇津县其它地方的晚稻产量当然也不会低,苏星晖回到县政府之后,也专门问了一下聂鑫今年县里的晚稻产量,聂鑫兴奋的告诉苏星晖,今年县里的晚稻平均亩产量预计可以达到九百斤以上,而且是晒干后的重量。

    这个产量已经是崇津县历史上从来没有达到过的了,这当然是一次大丰收,在一次大洪水之后,这样的一次大丰收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看着聂鑫兴奋的神情,苏星晖道:“聂鑫,你就看着吧,以后这样的丰收啊,估计每年都得来一次。”

    是啊,崇津县每年要收两季稻,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民们种田水平的提高,以后每年丰收一次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而退耕还湖的实施,也让以后的雨水有地方可去,再加上崇津县到时候没有地势特别低洼的地了,也就不会轻易形成洪涝灾害,这也都是水稻增产的有利因素。

    聂鑫道:“县长,这一次的大丰收,可都是您带来的啊,崇津县种了这么多年水稻,还从来没有过这么高的产量呢。”

    聂鑫确实非常高兴,他是分管农林牧渔水利的副县长,今年崇津县的抗洪抢险工作做得非常好,让他得了一个彩头,不过上半年的农业生产基本上泡了汤,虽然不是他的责任,可是总让他有些可惜。

    可是没想到这下半年的晚稻居然有这样的大丰收,今年两季稻的产量加起来不比往年低,等最后所有数据出来之后,反而有可能增产。

    这样的大灾,在往年肯定会是一个荒年,可是今年却意外的是一个丰年,聂鑫作为农业副县长,自然又会得到一个大大的彩头。

    聂鑫对苏星晖充满了感激,苏星晖到崇津县来了一年时间,已经让聂鑫平白得到了不少政绩,在此刻,他在心里下着决心,以后苏星晖指到哪,他就打到哪,再也不会有二心了。

    苏星晖道:“今年这么高的产量,粮食的购销工作肯定也会很重,这方面你要关注一下,特别是粮食部门的收购,一定不能给农民打白条了。”

    在过去,粮食部门收购农民的粮食,打白条是常态,给现金反而不是常态了,甚至有的农民手里现在还有粮食部门三四年前打的白条还没兑现呢。

    打白条成了常态,不过在苏星晖手里,他绝对不允许发生这样的事情。

    聂鑫点头道:“今年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苏星晖道:“还有,以前粮食部门打的白条,也都要兑现,不能让农民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却换不成钱。”

    聂鑫道:“这个可能要缓一段时间了,今年粮食收购资金压力挺大的,不过县长您放心,最多到明年,农民们手里的白条一定都会兑现的。”

    苏星晖点了点头,聂鑫给出的这个期限还是能够让他满意的。

    苏星晖道:“今年有大洪水,就不多说了,但是从明年开始,崇津县的农业一定要有一个大发展,不能单纯的就是种一些农作物,要开阔思路,让崇津县的农业形成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聂鑫对这个名词还是挺陌生的,他虽然听说过这个词,可是对崇津县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化,他还是茫无头绪。

    聂鑫的茫然,苏星晖能够理解,他在崇津县,能够把农业管好就不错了,什么时候能够接触到产业化呢?

    苏星晖道:“像印尼罗氏集团在金溪乡建的那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就可以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一部分,它能够对崇津县的农作物进行消化、深加工,提高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