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来自“汴州四秀”的挑衅

赵麟薛芉芊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逍遥中文网 www.xyezw.net,最快更新小说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赵麟薛芉芊全集最新章节!

    祁县,悦客酒楼。

    二楼雅间。

    三五文人雅士,正在开怀畅饮。

    “蔡兄,文曲星赵小友今天能到吗?”一个儒雅的中年文士满怀期许道。

    自从他昨天见识过那《侠客行赠展白》的诗篇后,他就一直想见识下那位天降的奇才、神童。

    对于赵麟这个少年,他虽早有耳闻,却遗憾一直未曾谋面。

    蔡举人听了,满脸都是骄傲之色,忍不住吹捧了一下自家弟子:“哈哈,方兄,此子人品端正,言而有信,既然说今天能到,定不会失约的。”

    其他几人都是久经世故之人,焉能听不出蔡举人话中的内涵?

    “严师出高徒啊,今年院试,蔡氏族学又能大放异彩了。”

    “文曲星在蔡兄跟前潜心苦学六年,必定深得真传了,别说小小的院试,恐怕就算明年的乡试也不在话下。”

    几人正在吹捧间,这时一声不合时宜的冷笑,打破了这愉快的氛围。

    “那可不一定,大宗师不久前还说过,此子性情轻浮,恐终生无成。”

    话音刚落,一个头上戴着簪花,衣着华丽,手持折扇的公子哥走进了雅间。

    只见其脸色白皙,走起路来,一步三晃,如若拂风摆柳,浑身上下更是散发着脂粉香气。

    如此装扮、举止,正是最近大周年轻士子中十分流行的阴柔之美。

    他们以皮肤白皙、头戴簪花、颜色华丽鲜艳的服饰为美。

    虽有很多士大夫,直言抨击此等矫揉造作的习气,可这股风气从江南逐渐传到中原,甚至京城地区最近也流行开来。

    如此阴柔,奢华的习气,深得年轻文人骚客们的追捧、效仿。

    在中原汴州,此种风气尤甚,其中以“汴州四秀”为代表。

    他们衣着,风范,姿态,引得中原士子争相效仿,跟风。

    这位衣着雅致,姿态阴柔的士子不是旁人,正是“汴州四秀”之一的李凡。

    “李公子。”

    雅间的几人,见到他的到来,都匆忙站起身,热情相迎。

    那李凡倒也举止有礼,和颜悦色告罪来迟,但神色间的倨傲,却是难以掩饰。

    不过在场诸人,大都习以为常了。

    谁让人家的名气大,才学高呢?

    “汴州四秀”可是公认的中原士林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

    酒席间,唯有蔡举人没有站起来,嘴角冷哼一声,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

    他前年曾写过一篇文章,批评斥责过这股追求阴柔之风的妖风邪气。

    没曾想,被“汴州四秀”接连发文讥讽,暗指其顽固不化,愚昧守旧。

    就连成就更高,名气更大的“汴州三绝”的裴瑗,都发文助攻“四秀”,嘲弄蔡举人倚老卖老。

    经此一战后,“四秀”的名气再上一层,隐约间确立了他们中原地区年轻一代士子的精神领袖。

    两人之间有如此的罅隙,蔡举人又怎能给这位“四秀”好脸色看呢?

    再者,此人讥讽赵琳终生无成,无疑也是间接嘲讽他们蔡氏族学。

    待那位李公子入座,蔡举人率先发难:“李秀才,你口口声赵麟终生无成,不知你能写出一篇堪比《侠客行》的诗篇吗?”

    在场诸人,一个个暗含喜色,期待这场撕逼对决。

    《侠客行赠展白》这篇佳作,已是传遍了整个县城。

    士人名流争相传阅,仅一夜之间,赵麟再次名声大躁。

    一些附庸风雅的乡绅、名流争相抢购其书画,使他书画价格,再次飙升。

    作为“汴州四秀”之一,青年士子的领军人物,李凡又怎能没看过那篇《侠客行赠展白》。

    他看过之后,第一个感受就是千古佳作,世所罕见。

    可随之而来的,就是深深的羡慕、嫉妒、恨。

    羡慕嫉妒其才华,恨此人的名气又要压过他一头。

    想到这里,他不觉冷笑一声。

    “晚生不得不承认,这篇侠客行是一篇佳作,可其颂扬的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以武犯禁的游侠儿。”

    “大宗师说其性情轻浮,简直是真知灼见,一针见血。”

    在大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书人向来自视甚高,哪个会纡尊降贵,与浪荡的游侠儿结交?

    蔡举人见他拿大宗师当挡箭牌,又拿游侠儿说事,不由脸色通红,一时语塞。

    正如李凡所说,看过这篇《侠客行》的读书人,无不称颂其才情。

    可看过之后,都颇为遗憾写的是游侠儿。

    按照他们的想法,诗词歌赋,吟的是风花雪月,诵的是家国情怀。

    可那位文曲星,用惊才绝艳的才华写就的千古佳作,赞颂的却是一个游侠儿,简直是暴殄天物。

    这也同样是蔡举人心中的遗憾。

    可以想象,若是那小子能写出一篇称颂他的千古佳作,那么他必定随着这首诗词,青史留名,为后人赞扬。

    “汴州四秀”李凡见蔡举人无言以对,脸色的笑意更浓了:“再者,科考才是正途,否则,就算偶有一篇佳作,也终会泯于众人。”

    他这句话,引得在场不少人点头赞同。

    江南四大才子,名气够大吧?

    可以说享誉整个大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人能出其右。

    结果又能如何?

    科考不顺,难以踏上朝堂仕途,只能醉生梦死,逍遥于世。

    四人中,才华最为横溢,名头最大,被誉为三百年一出的奇才汤尹,疯疯癫癫,至今下落不明。

    书画双绝,拓印之宗师的文瑞,自十八岁成为秀才后,历经三十年科考,连乡试都未能通过。

    …………

    这些人名气再大,成就再高,却也难登庙堂,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江南四大才子,用他们一生再次向世人证明:唯有科考,才是正途。

    可他们“汴州四秀”却不一样。

    他们不但擅长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科考八股一样擅长。

    他们四人都在弱冠之年,就通过了院试,成为了秀才。

    “四秀”之一的王逢,更是在去年,在二十三岁的年纪,拿下乡试第六名,成为了举人。

    这也是“四秀”能成为中原年轻一代读书人的领军人物之一。

    他们才华横溢,又科考顺畅。

    相信用不了几年,便能金榜题名,鸿胪传唱,登入庙堂。

    这也是为何李凡哪怕只有秀才功名,却敢与蔡举人顶撞,没人训斥他的原因。

    在士林中,一直有“欺老莫欺少”的传统。

    更何况,这李凡还是潜力极大,才华横溢的“四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