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中文网 www.xyezw.net,最快更新回到古代做皇商最新章节!
因赵四的话,书房里静如水,人呼吸的声音十分清晰。王涣之皱眉,他是不知小儿子做了什么,让赵四一脸崇拜的推荐,若不是看到赵四脸上的表情,王涣之还以为小儿子什么时候得罪了对方,对方才想让他去边关。此次去是谈判,一个搞不好就会动刀,添丁还是个孩子,别说会不会杀敌,他连刀都未必拿得起,真若是出了什么岔子,添丁怕是连逃都逃不出来。
天子昨天晚上听到儿子说王修晋的口才,也动了心思,但,天子想到了王修晋的年龄后,觉得有些可惜,不过有王涣之在,比起听是只儿子夸张的言语描绘出的场面,他更相信他亲眼见过的王宰相舌战群儒之才。天子从京城亲自跑一趟,而非下旨便是想要表达对王宰相出任使者的诚意。
王涣之并没有同意去做使者,不是拿娇情,也不是对天子抱有敌意,更不是因为坚持站在前太子一队,不伺二主的忠贞,相反王涣之对当今圣上的评价很高。
天子对王涣之的决定很尊重,毕竟当初他刚登基便把人赶出朝堂,现在就算是请王涣之回去,也不可能像先皇一样,给出宰相的高位,与其强行将人请回,却不给官复原职,还不如放在远方,时常有书信往来。放下成见,天子觉得王涣之着实大才。
“汝弟当四皇子为兄长,四皇子却不能将汝弟往火坑里推,汝弟尚且年幼,当不得此重任。”王修柏请赵四出了书房,开口便是抱怨的话,开什么玩笑,让弟弟去边关,那跟送死有何区别,李菻善从小习武,去一趟边关身上留下一道长长的一道疤,添丁顶多是经常起来在院子里瞎跑,比起李菻善差远了。
赵四张了张嘴,他说完也觉得太欠考虑了,“一时忘记了修晋的年纪。”思来想去,他之所以每次在王修晋犯傻,基本上都是因为王修晋的年纪。
对于这点,王修柏也认同四皇子的说话,但不能因为弟弟太过优秀就忽视他的年纪,“汝弟要忙的事太多,还请四皇子不要事事都想着汝弟,汝弟年前已累倒一次,身体还在调理中。”王修柏说完,没去看赵四的脸什么色,反正他觉得他们家已经把皇室得罪了,大不了被扣个大不敬的帽子,就是发配,他们也已经不怕了。王修柏没再回书房,他要进衙门办差。赵四也没再进书房,他准备去工坊看看,怎么说工坊也是皇父投的钱,得看看做工的是不是用心。
王修晋在学堂里,不知自己差点要去边关转一圈,还在卖力的带孩子,没错,在他看来在背书什么的,其实就是变相的带孩子。待王修晋从学堂归家,从父亲的口中得知天子已经带人回京,“爹,赵老爷过来是想请爹回京?”
“是有这个想法,不过被为父拒绝了。”王涣之没觉得有什么可隐瞒的。
王修晋诧异的瞪大眼睛,拒绝了天子后,父亲还能活着好好的?怎么感觉父亲其实是在……吹牛。王修晋心底猜测父亲可能是不想在儿子面前失了威信,才说如此的大话。
天子起驾回京,来去都没有显露出身份。回到京城,天子立刻拟定了边关谈判的人选,在边关抗敌的李将军算上一位,当然少不了李将军身边的副将,人选就由李将军来定,除此之外,口才是一方面,另外还有诸多的要求,并不是能说会道就可以胜任此次的出使,从王涣之说的几人就能看出。边关的战事越发的紧张,出使之人不能一拖再拖,当真拖的仗都打完了,再派人去就没什么必要了。
边关的正值休整,哪有天子想的战事紧张,一派轻松的景象让人看不出是在打战。边关的大梁百姓也没啥紧张气氛,自从上个月李将军带人在城外挖沟,城里的百姓的日子就舒服起来了,蛮人在没弄清楚城外是什么情况前哪敢轻易的出兵,于是这么一停战,便有一个多月。
外面的沟已经挖了三条足有三人高深的大深沟,每条沟虽然不算太宽,却也足够让一匹马摔下来,沟里还埋了一些倒刺,摔下来,倒霉的就准备去寻阎王报道吧!李菻善还在城里指挥一些百姓挖地道,从城内找准方向后,一直向敌军的方向挖。城内的百姓一听是要去袭击敌军,个个干劲十足,挖地道的,抬土的,抗木头进去做柱擎的,几乎成了全城总动员。
一个多月的时间,百姓加上军汉挖出一条非常长的地下通道,一直挖到了城外数百里之外的敌军扎营之地附近的小山丘里。敌军只看到了大梁士兵在城外挖沟,还笑他们如此明目张胆的挖,有何用,敌军的脸上都带着嘲笑,大梁的将士也不过如此。只是没等几日,敌军便笑不出来了,他们领军的大将,还有数名副将一夜之间都没了踪影。有兵无将,还打什么仗,敌军的阵营起了内乱,有人想封将带兵,无人信服,有人提出干脆攻进城抢些东西便回草原,倒是有不少支持,可真正行动的却没有。乱了几天后,敌军的士兵发现,他们的粮草没了……
敌军阵营中如何乱,与大梁边关城中全无关系,绑回来的几位将领全都关在衙门的牢房里,由士兵接替牢头看管。没废一兵一卒就完成了皇上旨意,还额外收获了不少粮草,李将军拍了拍额头,感觉这仗打得诡异呢!没仗打的士兵跑到边关百姓的地里帮着耕地,因为战事的原因,这地慌了许久,这会儿种上也不知入了秋后,能收多少。还有人帮着修房子,他们出来做工不是将军吩咐的,全是自愿来的,实在是闲的慌,且之前百姓还帮着他们挖地道,他们总不能一点儿都不回报。
边关军民一家亲,京城收到战报后,天子的表情也挺诡异的,这仗还可以这么打?也太儿戏了。可不管怎么说,李将军把他的圣意完成的很不错,派去出使的官员带着圣意出京,这次出使,成与败都会在史书上留下重重的一笔,好与坏自然由后世子孙评说。
即将秋收的时候,王修晋收到李菻善的一封信,李菻善已经完成了他守城的重任带兵回京,留在边关的父亲,还有几队的人马一为守边关,二为出使谈判,这些都与李菻善无关。拆开信后,王修晋看着里面的内容,提起的心终于放下,匆忙的写了一封回信之后,王修晋开始忙着秋收的事。
打天子回京之后,王修晋便招了几位能说会道的伶俐伙计,专门让他们出去卖花生油,卖出去一桶,就给他们提一桶的钱,卖的多他们赚的也多,不过可没有什么保底工资,能赚多少,全看他们能卖出去多少。伶俐伙计们个个摩拳擦掌,一桶油他们就能有近一两的收入,若是能卖出去个十桶八桶的,他们就能盖上房子。
他们倒不担心工坊的东家骗人,白纸黑字的契约在,还按了手印便不会有假。可是一个月过去了,除了有一个卖出去一桶油,拿到了钱之外,其他人都有些灰心,但仍不舍,继续坚持着。之后的几个月,成果一点点的显露了出来,一个城一个城的跑,一家接一家的酒楼,粮铺,一桶,两桶,越来越多的人尝试,他们拿到钱的时候,仍是不敢相信能拿到这么多的钱、没人在得到钱后选择离开,他们继续寻访,还会回访起以前的铺子,油总归有用完的时候吧!用完还得再买,他们就会多一桶的收益。
王修晋从来不觉得古人愚笨,对古人也没有什么等级之分,他觉得只要是靠双手努力赚钱的人,便不低谁一等。给这些跑销售的伶俐小伙开工钱的时候,见到他们脸上又得意又不置信的表情,五修晋觉得十分有趣。他们每天出去跑,虽说卖的并不多,却也让库存少了一些。为了提升销售人员的干劲,王修晋提出如果到年底谁卖的最多,便会奖励一桶花生油。
可想而知,这些干劲十足的小伙子们,为工坊创造业绩而继续奋斗着。期间,王修晋找到一位几人中不显山不露水,却也一直保持着前几名业绩的小伙子,他不是第一个卖出去油的人,却是几人中,让王修晋觉得很有能力的,王修晋想让他去外地开开辟市场,负责一个府城的花生油销售。
工坊的伶俐小伙子们走街串巷的卖油,引起了不少商铺的注意,于是一个新兴的行当就此出现,管这个行当叫什么的都有,不过在工坊的第一家销售点成立之后,这个行当有了正式的名字……销售。
忙完了秋收,王修晋带着新下来的粮,螃蟹,还有十桶油,随着杂货铺的运货车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