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山月浮屠(四)

她与灯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逍遥中文网 www.xyezw.net,最快更新观鹤笔记最新章节!

    邓瑛讲到了《贞观政要》第五卷当中的《仁恻》篇。谈及贞观七年,唐太宗不避辰日哀悼襄州都督张公谨,以及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诏安抚病卒的故事。易琅安静地听邓瑛说话,偶尔询问。

    邓瑛走出书房的时候,天幕阴沉,承乾宫已灯火通明。

    杨婉站在阶下等他,抱着手臂冲他笑了笑,“你真厉害。”

    邓瑛仍然有一些行走不稳,踏阶时不得不扶着门廊柱。

    杨婉伸手给邓瑛借力,一面替他看着脚下的台阶,轻声续道:“我自愧不如。”

    邓瑛低头看着杨婉笑了笑,“听说你要买清波馆。”

    “覃闻德跟你说的吗?”

    “嗯,为什么要买?”

    杨婉抬起头:“因为那是大明喉舌。虽然它强极便易折,但我很喜欢。”

    大明喉舌。

    邓瑛第一次听人用“喉舌”二字来形容天下流行的文章,很生动。但是过于贴切,令人有了画面感之后,反显得残忍。

    “买下了还要经营,钱够吗”

    “不够问你要也没用啊。”

    她说完挽住邓瑛的手臂,“钱是姐姐和易琅的,我借来用,日后要还,你这个东厂的厂督就帮我护着它。让它赚钱。”

    邓瑛笑着点头,应了一声“好。”

    二人在宫道上走,邓瑛重伤刚愈,一步一步走得都有些吃力。

    杨婉边走边抬头看天上的月亮,忽然说道:“这个月月底,你带我出宫吧。”

    邓瑛道:“你想去哪儿。”

    “想带你回家吃饭。”

    邓瑛站住脚步,欲言又止。

    杨婉回过头,“你怕杨子兮吗?”

    “是。”

    邓瑛顺着杨婉的目光朝宫墙上看去,“也许过不了多久,他就要亲自审我了。”

    “为何。”

    “明年杭州要试行赋税新政,杭州遗留的学田,户部已经开始清算了。”

    杨婉捏了捏手指,“你要如何应对。”

    邓瑛摇了摇头,“一旦滁山书院和湖澹书院被查,司礼监会保我。”

    杨婉听后却蹙紧了眉,他转身面对着邓瑛:“司礼监若要保你,弹劾你的人会怎么样。”

    邓瑛沉默不语。

    杨婉望着邓瑛道:“你要保他们。”

    邓瑛抬起手抚上杨婉的脸颊,“婉婉,等我的伤再好一点,好到能久坐的时候,我跟你回家吃饭。”

    杨婉低下头,脸上的皮肤在邓瑛的手掌中摩挲。

    “你还很痛吗?”

    邓瑛抚摸着杨婉的眼角,摇了摇头“结痂很久了,你给我的药都很好。”

    ——

    结痂之后掉痂,然后消肿,邓瑛的这一场伤病持续到了贞宁十三年的深冬。

    在这期间,易琅愿意留邓瑛在自己的书房,偶尔也准许站不住的邓瑛在他面前坐一会儿。

    从十二月初起,翰林院推举了一位老翰林汪临江充仁皇子师,带着易琅从头开始精辨《贞观政要》,易琅受讲回来以后,习惯与邓瑛一道温故。

    邓瑛在的时候,杨婉很少进去,即便进去也只是给两人送些饮食。

    有一回,她煮了面给这两个人,邓瑛不能在易琅面前吃,便端着面坐在门廊下面吃。

    为了不沾染汤水,他小心地挽掖袖口,在寒夜里露出一截手臂,一口一口地,吃得慢而认真。

    书房内的易琅偶尔会抬头看邓瑛一眼,却也不说什么。

    杨婉独自站在侧窗下,看着这两个在她面前各自沉默吃面的人,虽在冷窗下,心里却实有些暖意。

    性纯如雪,不闻远香,邓瑛是一个需要私近之后,才能洞悉真心的人。

    杨婉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种万物献祭般的残美,像极了物哀美学的内核。

    冬日卷帘,眼前大雪满地,知道不久之后便会化为泥泞,但仍然感动于它耗尽自身,献于眼前的这片纯净。他没有远香,在漆黑的夜里不为人知,只有提灯卷帘,才能得幸邂逅。

    “万物谦卑无邪。所以寺内寿太郎写才会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吧。’”

    (感谢两位读者的纠正,此处最初版本写此句出自太宰治有误)

    杨婉在笔记上写下了这一段话。

    那一日,易琅赏赐了邓瑛一件冬衣。

    月白色的绫段夹不知名的兽绒,杨婉记得,那是邓瑛唯一的一件亮色衣袍。

    邓瑛穿着这件冬衣,带杨婉出宫。

    那日是腊月二十四日,民间祭灶神,各处高门都挂上了接福的红袋,用来接“飞贴”。

    广济寺门前在架熬山灯,灯高十二丈,上悬金玉彩灯足足有百余盏。杨婉边走边抬头看那架了一大半的灯架,“我看宫中也在架鳌山灯,最高的那一个比这个还要高。”

    邓瑛点头,“今年宫内一共架了八盏,你看到的那盏最大在太和殿,是杭州的几个官员送来的。广济寺门前的这一盏也是内廷制的,从除夕起,一共燃八日,供百姓游赏。”

    杨婉低头道:“鳌山一盏千金价啊。”

    正说着,便听见鳌山灯下传来杨伦的声音,“‘宣和彩山,与民同乐’礼部也是会拟,户部的堂官打饥荒的年份,我都恨不得在衙门口下跪,试问谁同乐得起来。”

    站在他身后的萧雯忙拉住他的胳膊,“这话我听着就吓人,人陛下想与民同乐,造了这鳌山灯,咱们跟着看就成了,今日菁儿出狱,婉儿也要回来,我知道你在户部做事,看这铺张场面你心里不顺,可再怎么气不顺,今日好歹也忍一忍,婉儿秋天在诏狱受那么重的伤,你在杭州我们什么都没过问到,你不愧疚,我心里愧,我什么都不管,今儿的戏酒钱花下去,我得让婉儿开开心心地在家里乐一日。”

    提起杨婉,杨伦才换了一幅脸色,“她说什么时候来。”

    萧雯道:“说的辰时之前……欸?”

    她说着,已经看见了街市中的杨婉,忙提裙与丫鬟一道迎了过来,走到面前时,见邓瑛站在杨婉身旁,忙墩身行欲向邓瑛行妇礼,杨伦跟过来一把搀住萧雯,“你是有诰命的。”

    萧雯有些尴尬。

    邓瑛向后退了一步,弯腰向杨伦行揖礼,“杨大人。”而后又向萧雯回礼,“邓瑛见过夫人。”

    杨婉见他行礼,自己也跟着向杨伦和萧雯见礼。

    萧雯忙搀起杨婉,“不是说辰时吗?怎这般早。”

    杨婉道:“今儿宫里祭灶神,小殿下不受讲,一早被中宫接去吃灶糖去了。我左右无事,就求邓瑛早些把我带了出来。”

    萧雯拉着杨婉不肯松手,“我快两年没见到你了,自从我们娘娘不好了,老太太哭垮了身子,如今人不清醒,每日都念你和娘娘的名字,我们跟她说娘娘的名字不能念,她后来就一直叨念你。一日一日地问我,你过了门没,张家……”

    杨伦咳了一声。

    萧雯自悔失言,“哎,我这糊涂人,连话也不说了。”

    杨婉握着萧雯的手笑了笑,“我在宫里很好。”

    “好便好。”

    萧雯按了按眼角,“外面冷得很,咱们进去吧。”

    杨婉应了一声,回头看向邓瑛,“走啊。”

    邓瑛笑着冲杨婉点头,却没有跟近她,慢了几步,与杨伦一道跟在仆婢的后面走进府门。

    杨伦负手问邓瑛,“我问你一件事。”

    “嗯。”

    杨伦咳了一声,“昨日刑部去北镇抚司提卷,内阁一道看了,张琮的罪名拟的是私交内廷。为什么会突然拟出这么一个罪。”

    邓瑛反问,“你为何问我。”

    杨伦站住脚步,“内阁只有他不同意新政施行,在这个时候他突然下狱,你让我怎么想。且这个罪拟得真的是好,私交内廷,一下子就成了定罪死案了,呵……连东林人都没什么下口之处。”

    邓瑛看着前面正与萧雯喋喋不休的杨婉,“是杨婉做的。”

    杨伦挑眉,“婉儿?”

    他说着诧异地朝杨婉看去,“她这是把大明官政当女戏!”

    “杨子兮。”

    邓瑛忽然正声唤出了杨伦的名字。

    杨伦一愣,还没来得及开口,便听邓瑛追道:“你什么时候自负得连你自己的亲妹妹都容不下了。”

    杨伦驳道:“我什么时候容不下她,我是不想她玩火自焚。”

    “她若不如此,宁妃写《序》的《五贤传》便会在清波馆刻印,到时候陛下震怒,北镇抚司锁拿的人就是杨菁和你。”

    杨伦无话错愕。

    邓瑛却不顾沉默,继续行问,“杨子兮,如果这是女戏,你还能在杭州试推新政吗?”

    两个人站在中庭的雪地里,呵出的气瞬化白烟。

    杨伦拍了拍身上的凝霜,冷哼了一声,“邓符灵,你今日气性格外大。”

    邓瑛退了一步躬身作揖,“请大人恕罪。”

    杨伦低头看着邓瑛,“这句话过几日再说吧,户部遣往杭州清学田的人已经回来了,最多开年,内阁弹劾你的本子就要递上去了,我没有立场再替你拖延,你好自为之。”

    “你会与内阁联名上那本折子吗?”

    “我不联!”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等你被定罪,我亲自□□的家,让人看看,你这个家徒四壁的东厂厂督有多可笑。”

    邓瑛笑了一声,朝杨伦走近一步,“子兮,对不起,我并非故意对你无礼。”

    “你是听不得我说杨婉。”

    他说完低下头,忍不住也笑了一声。

    “我们一家人团聚吃饭,她非要把你带回来,弄得跟回门似……”

    他说到“回门”两个字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邓瑛看着杨伦窘样,低头笑笑,“我有三年没有在你家中吃过饭了。”

    杨伦听完转身就往跨门走,边走边对家仆道:“去搬酒!”